【类别】传统音乐

【地区】云南省临沧市

【简介】


牛腿琴是德昂族民间的代表性乐器之一,德昂语称"丁",因其形似牛腿,当地人又叫它"牛腿琴",是德昂族青年男女对歌时常用的乐器,但因其声音小,目前南伞德昂族青年大多已不会演奏,濒临灭绝,会制造的也只有二、三个德昂族老人。


牛腿琴用木头制成,样子有点像汉族的琵琶,由共鸣箱、琴头、琴颈、弦轴、琴马和琴弦等部分组成。长约40~50公分,系有三根金属丝弦,共鸣箱部分呈半梨形,是在整木的一端挖凿出琴的腹腔,琴箱长8~12厘米,宽3~5厘米,厚6~8厘米。面板中央开有三个圆形小音孔,呈横向三排或圆圈形排列。琴头装饰较美观,正面上方略雕刻成马头形,下方开有弦轴,琴头背面呈圆弧形,设有两个硬木制弦轴,分列弦槽两侧或同列弦槽左侧。琴颈较短,上窄下宽,前平后圆,正面为按弦指板,上端设有山口,下与琴箱接为一体。琴马为竹制或木制,置于面板音孔下方。拨子用小牛角、鸡毛或竹片制成。由于位于共鸣箱两侧有两个小圆对称音孔,形成了区别于三弦,月琴、琵琶等乐器的独特、优美、柔和、清脆而动听的音色。琴下弹拔处(弦下)习惯用蛇皮等动物皮绷紧铺在上面,弹奏时,用牛角尖或鸡毛上下拔动琴弦,便可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适合男女青年谈情说爱时演奏,可独奏,也可用于为民歌伴奏。


代表曲目有《山调》,是德昂族男子在农闲时节在山中或家中弹奏的一种表现对女子爱慕之情的乐曲,主要流传于,南伞镇的哈里、大寨、中寨、白岩、硝厂沟等德昂族聚居的村寨。《山调》在野外演奏而得名,但也可在家中演奏。


上一篇:【传统音乐】苗族大芦笙(临沧市)

下一篇:【传统音乐】彝族俐侎人响蔑(临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