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民间文学

【地区】云南省临沧市

【简介】


德昂族妇女的彩色横条纹裙子醒目而别致。关于这三种筒裙花色的来历,德昂族民间流传着这样的传说:远古时候,德昂族杀牛祭祀,三个姐妹帮忙按牛,被杀伤的牛在地上挣扎,牛尾上沾染的血甩在她们的裙子上。后来,他们便各自按着裙上血渍的位置和颜色深浅织制了新筒裙,从此流传至今。还传说,姐妹们在吃牛肉的时候,因为不小心牛血滴落在胸前,将衣襟染红。所以,德昂族妇女胸前都缝有两条红布,这就是牛血染红衣裳的标记。裙边横织的线条颜色区别支系:妇女衣裙因民族支系不同,有花、红、黑三种色调的不同称谓,不同支系的妇女,多用裙边横织的线条颜色加以区别。“花崩龙筒裙”(德昂旧称崩龙),下边镶有四条白带,带之中有16.5厘米宽的红布相饰。“红崩龙筒裙”,横织着显著的红色线条。“黑崩龙筒裙”,上织几条深红色布带,其间衬夹着几条小白带。红德昂和花德昂支系的妇女剃光头后又用黑布包裹,喜戴大耳环,银项圈,穿蓝、黑色对襟短上衣,襟边镶两道红布条,下摆边用红、绿、黄三色小绒球装饰。


关于腰箍的来历,有个神话传说。相传很旧以前,德昂族祖先是出自葫芦中。当初从葫芦里出来的人都长的一模一样,分不出彼此,妇女们出了葫芦就东游西逛,满天乱飞,不愿意跟男人一起生活。后来,一位神仙把人们的面貌区分开了,男人们又将藤篾腰箍拴在妇女的腰上,从此,妇女们就再也飞不动了。后来腰箍就变成了妇女们的一种美丽饰品,流传至今。腰箍来源的传说,是德昂族人民对曾经经历过的古代生活的天真解释,也是德昂族由母系氏族社会发展为父系氏族社会的真实写照,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象征意义逐步淡化,而长期形成的习惯影响和支配着人们的喜好,腰箍也就变成了一种装饰品,成了一种美的标志,体现了德昂族崇尚劳动美的民族心理,成了勤劳能干的象征。



上一篇:【民间文学】德昂族腰箍的传说(临沧市)

下一篇:【民间文学】神舟渡的传说(临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