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曲艺

【地区】吉林省吉林市

【简介】


东北大鼓原名奉天大鼓,也称辽宁大鼓。关于它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乾隆年间(1736-1796年)一个叫黄辅臣的弦子书艺人到沈阳献艺,在吸收了东北民歌、东北小调的基础上演化而成的一种新的艺术形式。一个人打板击鼓演唱,另一个人弹三弦伴奏,一部书少则说三五天,多则说十天半月。还有种说法是东北大鼓起源于辽西农村,当时的农民买来一些鼓词小唱本,在农困时有人照着唱本用当地的土调唱。那时候没有收音机,没有电视机,男女老少坐在一起,听人来唱“唱本”也是一种乐形式。当时只要是念过一两年书的人就能顺着明唱词的韵律往下唱,有不认识的生字也能顺下来,因此唱“唱本”还能多认识一些字。后来出现了专门叫唱“唱本”的民间艺人,农闲时走乡中户,手操三弦,自弹自唱,老百姓都叫它“电大鼓”。有一些农村的人常以此为生,有时还替人算命、批八字东北大鼓传承人霍大题般是正月里以算命为主,平时则走乡串户赶会,谁家办喜事、寿宴也请艺人去说书唱曲叫“说乐书”。如果某个地方久早无雨,老百姓许愿希望天降大雨,也请说书的艺人去说段,叫“说愿书”。有些艺人出名了,就开始往城市跑。大约在道光(1821-1850年)、咸丰(1850-1861年)年间,在奉天(沈阳)已经有鼓书艺人或摆或走乡串巷去献艺。

荒山派东北大鼓是东北大鼓的一个分支,它起于清代中期,成形于清晚期,有着独到的艺术特点。荒山派东北大鼓第十三代传人孙艳丰经常到东北三省以及全国各地演出,还在众多网络平台上表演,受到听众的好评和点赞,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上一篇:【曲艺】单派评书(吉林市)

下一篇:【非遗动态】江苏“激活”非遗:“无限”植入 令人“随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