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传统技艺

【地区】山东省聊城市

【简介】


  东昌府铜铸雕刻制作技艺主要分布在运河西岸,现在集中在东昌府区道口铺街道和堂邑镇等地。道口铺高马村铜铸雕刻制作技艺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其先祖先是经营银器制作,技艺精湛,但因农村受众相对较窄,遂将兴趣转移到铜器上。游历八方,访古迹,求师问友,得益于生性聪敏,巧于手工制作,终有所成,至今历经十余代。


  铸铜的历史非常悠久,且技术成熟。铸铜的工艺要比锻铜复杂,艺术创作的复原性好,因此适合成为精细作品的材料,很受艺术家的喜爱,尤以人物雕塑最为常见。铜铸起初是陶范工艺,后来转变为失蜡铸造工艺。后期的失蜡铸造工艺,是一种青铜等金属器物的精密铸造方法。


  自上世纪9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因其制作工序繁琐,年轻人没有耐心,再加上销售渠道不畅,许多人转投其他行业,东昌府铜铸雕刻受到冲击,传统精品之作日渐式微。后来,马家传人马先明及其兄长马先民经过潜心探索、积累经验和市场调研,对研发设计、开模、铸造、精雕、鎏金、镀金等手工艺制作技艺进行改进,在传承中华经典的基础上,开发融观赏价值、使用价值和收藏价值为一体的产品。


  铜铸雕刻艺术品在制作和元素配置上有着浓厚的文化气息,尤其铜铸雕刻技艺,不但凝聚着聊城的历史辉煌,更是中国民间技艺的瑰宝,对它的挽救和保护有着重要价值,能丰富聊城的文化积淀,弘扬民族文化,推动聊城文化事业的发展,在文明建设和提高民众的欣赏水平方面都将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目前,东昌铜铸雕刻制作技艺已被收录东昌府区第六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名单。


上一篇:【传统技艺】孟尝君酒酿造技艺(聊城市)

下一篇:【传统技艺】阳谷柘木弓箭制作技艺(聊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