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传统音乐
  【地区】泉州市晋江市
  【简介】
  “十番”是一种古老的民间丝竹音乐,始创于何时何地待考。现萧下村传承保留的“十番”,据传源于苏南的一种也叫“十番”的民乐。又传,东石萧下村民素好文艺,明末清初,村民到全国各地当兵,将当地的乐器带回家乡。有一次十个乡间乐手手持十种不同乐器相聚演奏,竟发现曲风欢快明亮,是谓“十欢”,后改称“十番”,并由肖木堪等人组织莞尔轩乐社。“十番”经过改良,既保留原乐器种类和演奏风格,又吸收了泉州南音的精髓,成为以南音为主调的变异音乐,使之更显现闽南乡土音乐色彩。
  乐器中最特别的当属“床”(学名轧筝,又称轧琴),目前东石萧下村的两把“床”均有上百年历史。据说是从西域传入的乐器,长方拱形共鸣箱,面板上张丝弦9-11根,按五声音阶定弦。演奏时,左手拇指插入持琴孔,食指钩住一个放音孔,其余三指自然弯曲,将“床”托起,由手腕转琴以调整弦与弓子的角度。右手执芦苇秆(现改用马尾弓子)擦弦,奏出音响。

上一篇:【传统技艺】晋江小吃制作技艺(深沪冰饼)(泉州市)

下一篇:【民俗】晋江修谱礼俗(泉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