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传统医药

【地区】山东省聊城市

【简介】




东阿国胶堂位于中国阿胶之乡——山东省东阿县,起源于公元1810年炼胶师张顺开设的“和顺堂”,后融入其弟子司朝凤的“延年堂”,至今已有200多年的传承史,司家勇是国胶技艺第七代传承人。

晚清时期,东阿县的熬胶事业达到历史上的鼎盛时期,有“家家点火,户户熬胶”的盛况,但各家炼胶技艺并不外传,在许多熬胶细节上往往各不相同,以致成胶质量参差不齐。

1810年炼胶师张顺成立“和顺堂”,同时为了更好的传承技艺,他打破了“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技艺传承陋习,开始有选择的收纳门徒,将家传的熬胶绝技一一相传,司朝凤就是其中佼佼者。尤其在“挂珠”、“挂旗”、“吊猴”三个胶汁浓度控制的关键环节司朝凤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1840年,学艺有成的司朝凤开办了自己的堂号“延年堂”,并迅速发展为当时有影响力的堂号之一。1860年,司朝凤在济南开办“延年堂”分号,通过大明湖畔的司家码头将阿胶运往全国各地,其事业再次得到快速发展。

司家院是司氏老宅,位于济南大明湖畔,最初建立于康熙年间,是司朝凤在济南的落身之所,也是阿胶技艺传承的要地。其时,社会动荡,战乱不断,在这个小院中,司朝凤后人坚守着技艺传承的使命,将阿胶炼制技艺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司家院中有一口井,被称为“司家井”。司家井曾是附近村民集中取水之地,至今井边刻着“清顺治以来司家庄村民藉此饮水为生”的字样。这口井经历过岁月沉淀,记录了不少阿胶技艺传承的历史影像。司朝凤后人在司家院中传承阿胶技艺,常常取井水为样,以“司家井”内的水做为熬胶水源。“司家井”在阿胶的技艺传承中也有汗马功劳。如今司家院几经修缮,仍然静静的坐落于大明湖畔,是国胶技艺传承的见证者,也是国胶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组成部分。

2002年,“延年堂”第七代传承人司家勇决心光复祖业,在东阿县工业园区成立山东东阿国胶堂阿胶药业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之初,司家勇四处寻访散落在各地的技艺传承人,最终将阿胶炼制技艺取长补短,融会贯通,使代代相传的炼胶技艺再现世间。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在于传承,更在于创新。2015年,司家勇将高科技的DNA分子鉴定技术引入到阿胶的生产质控,在驴皮的筛选、化皮、提杂及成品检测阶段都使用DNA分子鉴定技术保障阿胶的纯真性,此举不仅完善保护了阿胶传承技艺,同时也使整个阿胶行业更加安全稳健的发展。

目前,东阿国胶堂不断加强与国医大师、中华中医药学会、农科院等科研单位的合作,已经成为一家集药品阿胶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大型企业,也是中华中医药学会胶类中药合理使用继续教育基地。在部分工序坚持使用传统技艺的同时,国胶堂阿胶年产能已达到1000吨,根据中康资讯调查数据显示,东阿国胶堂公司市场占有份额已稳居行业第三名,成为道地阿胶的代表性生产企业之一。

东阿国胶堂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胶品即人品,做胶如做人”的价值观,以“滋养生命,润泽众生”作为企业愿景,致力于阿胶技艺传承、创新,阿胶文化传播,阿胶真伪辨别,阿胶吃法研究等等方面,并取得不菲的成就,尤其在阿胶真伪鉴别方面,更是独特引入DNA分子鉴定技术,真正让消费者买的放心,用的安心。

上一篇:【传统医药】阳谷古阿邑达仁堂张氏阿胶糕技艺(聊城市)

下一篇:【传统技艺】西畲生铁冶铸技艺(泉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