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三月三(阳江市)
2021-04-20 11:09
【类别】民俗
【地区】阳江市阳东区
【简介】
三月三是我国民间的一大扫墓祭祖节日,旧称“上巳日”。阳东三月三是良垌一带独特的祭祖仪式,其独到之处是扫墓祭祖不在清明节而在农历三月初三,农历三月初三这天人们不论在什么地方生活都要赶回来,且不管天气如何都要进行扫墓祭祖。这一天没有闲人,不管男女老幼都有分工,共同进行扫墓祭祖这一活动。
拜山是一种传统仪式。三月三这天一早每家每户杀鸡杀鹅,全家人带上祭品、工具来到祖坟上,首先除草,堆泥,对祖坟修整一番,再进行祭祀。祭祀时人们口中念念有词,说着祈求祖先保佑的话,多为祈平安、祈健康、祈丰收、祈发财等,最后燃放鞭炮。不管有多少个祖先坟山都是同一祭品,同一天拜完。
阳东三月三主要流传阳东县东平、新洲、大沟等乡镇,尤以东平.良垌最为集中,最为正统,是李姓群众之传统节日。这一节日在当地非常隆重。且有三月三大过年的说法。
三月三这一民间习俗在阳东已有430年历史,沿习和继承中华民族纪念黄帝的这一古老习俗,据老一辈人讲述,三月三的来源是他们先人由广西、南雄珠玑巷逃难而来阳东,生儿育女,死的时候,刚巧是三月三,于是便沿袭下来,以三月三日为节日纪念先人,一代传一代延续至今。
从全国都有不同形式的三月三这一事实来看,这实际是纪念黄帝这一古老习俗的一种全新延续。三月三在几百年历史不断变革进程中, 虽大体还保持原来风俗一直延续至今,但原有的内容不断受到冲击,原先的做法已渐渐地简化变样,尤其在改革开放以来,外来新的仪式做法不断渗透影响,随时代发展,有濒危危险。
三月三这一民间活动从意义上体现人们对祖先敬仰及报恩的一种形式,对美好生活的祈求,表现不屈不挠执着追求的一种精神,其意义和深远,影响力强。三月三倡导一种敬祖精神,对促进村民团结,和谐生活,研究本地区民俗文化演变发展和民族生活风情有较大的价值。
“三月三”项目于2009年3月入选阳江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