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民俗

【地区】山东省聊城市

【简介】


临清庙会在唐代就很盛行,城乡均有,时间不同,规模不一。最有名的当属临清城东的四月庙会,和各地的庙会功能一样,它一边承载着祭祀活动,充实着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一边承载着贸易功能,满足着人们对生产信息和物资交流需求。为进一步膨其规模,涨其声势,泰山封禅后,聪明的临清人立刻想起了碧霞元君的巨大作用:何不请泰山奶奶来此,借其神气为临清庙会助威呢?于是乡绅商贾、社会名流,便积极筹资,在临清城东庙会之侧建起了恭迎泰山奶奶回娘家的十里长亭,并于每年于农历三月三十日举行盛大的仪式迎驾接銮。届时庙会内神台高架、鼓乐喧天,文武戏班献技竞艺,各种社火不甘下风。众士绅香客举杖奉仪,善男信女前呼后拥,老幼妇儒争相观看,组成绵延里许的迎驾队伍,共同到城东泰山方向,把象征泰山奶奶乘坐的銮驾接至亭内供奉参拜。每当会期,周边县民百里竞至,数万香客每日云集,可谓盛况空前。直到四月三十日,将泰山奶奶送回泰山为止。


后来,因泰山奶奶每年都要回归临清,临清人又于庙会处为其建起了碧霞祠,初称泰山奶奶庙,元运河也借助奶奶的灵气在庙旁通过。至清朝时,乾隆帝南巡,地方官吏在此迎送圣驾,皇帝便在此下马受朝,并歇息饮茶(御饮井犹在),于是,当地官吏随把十里长亭改称为“歇马亭”,泰山奶奶庙便也改称“歇马亭奶奶庙”了。与其他庙会相比,歇马亭庙会场面宏大,盛况空前,仪式感更浓烈一些。这给拍摄增添了很大难度。闹中取静,是挑战更是考验。

上一篇:【传统技艺】李蒋菜刀锻造工艺(邵阳市)

下一篇:【民俗】鲁义姑庙会(聊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