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传统音乐】鄂伦春族口弦琴(省级)
2017-02-25 10:50
鄂伦春族口弦琴,鄂伦春语叫"明努卡",也叫"天恩共"(意为铁的声音)。是狩猎民族普遍使用,且较为久远的"乐器"。鄂伦春族口弦琴相关的演奏方法及风俗列黑龙江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鄂伦春"明努卡"多为铁制(也有用铜制)长约12-15厘米,手持部分为圆环形,联接两根"梢形"铁条,中间夹一条薄钢片,钢片一端缠一点棉花或镶柳木柄,以便于用手来弹拨。演奏方法是用左手持琴,把琴横放于唇内前上下牙齿的中间,右手弹拨。声音靠口腔、唇的开合,呼吸强弱来配合调节音量和音色。男人多用食指的第一、二关节中间弹打,力度大,甚至身体也随节拍摆动,表现出一派男子汉的风度,音色也较为浑厚洪亮。女人则用指尖轻轻弹拨,声音也较为柔弱。
鄂伦春族口弦琴作为自娱工具,多在闲暇时或狩猎的间隙弹打取乐。单调的生活也使鄂伦春人对口弦琴的演奏,赋予了更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常常用来表达演奏者的心态,如:青年女子或失去丈夫的妇女,常在弹拨口弦琴中表现自己孤独的心情,口弦琴音色委婉哀怨,如泣如诉,让人听了十分动情。男猎手打到猎物后弹拨的口弦琴,音色较为活泼有力,表现出他们的喜悦心情。有时他们还用口弦琴模仿鸟或其它动物的叫声,还风趣地配合一些手势、动作和表情,更加生动形象。此时也是最能体现鄂伦春人特有的幽默、诙谐天性的时候,谁看了、听了都会情不自禁地被感染而捧腹大笑不已。此外,鄂伦春人常用口弦琴来表达男女青年之间的感情信息,男青年猎手常用弹口弦琴对有好感的姑娘表示爱意,如果有某男青年猎手把口弦琴捎给哪位姑娘,则意味着求爱和约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刘春晓2003年8月份曾经对鄂伦春族居住的黑龙江省黑河市新生鄂伦春乡进行了考察。发现,口弦琴是鄂伦春族的传统乐器,但这种古老的乐器在新生鄂伦春乡只剩下一只了,会演奏的人也不多了。用桦树皮制作生活用品是北方狩猎民族特有的一种地域文化,被称为"桦树皮文化"。遗憾的是现代社会会制作桦树皮用品的人越来越少了。鄂伦春族只有自己的语言没有文字,所以鄂伦春语言的保留和继承非常困难。
2003年初,文化部启动了"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标志着中国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工作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鄂伦春族口弦琴,鄂伦春语叫"明努卡",也叫"天恩共"(意为铁的声音)。是狩猎民族普遍使用,且较为久远的"乐器"。鄂伦春族口弦琴相关的演奏方法及风俗列黑龙江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鄂伦春"明努卡"多为铁制(也有用铜制)长约12-15厘米,手持部分为圆环形,联接两根"梢形"铁条,中间夹一条薄钢片,钢片一端缠一点棉花或镶柳木柄,以便于用手来弹拨。演奏方法是用左手持琴,把琴横放于唇内前上下牙齿的中间,右手弹拨。声音靠口腔、唇的开合,呼吸强弱来配合调节音量和音色。男人多用食指的第一、二关节中间弹打,力度大,甚至身体也随节拍摆动,表现出一派男子汉的风度,音色也较为浑厚洪亮。女人则用指尖轻轻弹拨,声音也较为柔弱。
鄂伦春族口弦琴作为自娱工具,多在闲暇时或狩猎的间隙弹打取乐。单调的生活也使鄂伦春人对口弦琴的演奏,赋予了更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常常用来表达演奏者的心态,如:青年女子或失去丈夫的妇女,常在弹拨口弦琴中表现自己孤独的心情,口弦琴音色委婉哀怨,如泣如诉,让人听了十分动情。男猎手打到猎物后弹拨的口弦琴,音色较为活泼有力,表现出他们的喜悦心情。有时他们还用口弦琴模仿鸟或其它动物的叫声,还风趣地配合一些手势、动作和表情,更加生动形象。此时也是最能体现鄂伦春人特有的幽默、诙谐天性的时候,谁看了、听了都会情不自禁地被感染而捧腹大笑不已。此外,鄂伦春人常用口弦琴来表达男女青年之间的感情信息,男青年猎手常用弹口弦琴对有好感的姑娘表示爱意,如果有某男青年猎手把口弦琴捎给哪位姑娘,则意味着求爱和约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刘春晓2003年8月份曾经对鄂伦春族居住的黑龙江省黑河市新生鄂伦春乡进行了考察。发现,口弦琴是鄂伦春族的传统乐器,但这种古老的乐器在新生鄂伦春乡只剩下一只了,会演奏的人也不多了。用桦树皮制作生活用品是北方狩猎民族特有的一种地域文化,被称为"桦树皮文化"。遗憾的是现代社会会制作桦树皮用品的人越来越少了。鄂伦春族只有自己的语言没有文字,所以鄂伦春语言的保留和继承非常困难。
2003年初,文化部启动了"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标志着中国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工作进入全面实施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