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美术】茌平董庄中堂画(聊城市)
2021-04-19 14:04
【类别】传统美术
【地区】山东省聊城市
【简介】
董庄中堂画是山东茌平县一大民俗特色。中堂画,也称作中堂,是放置在客厅的一种大型壁画。时人有“崔字杜虎董人物”之称的董立元创作形成。董庄中堂画内容题材上以清朝的董立元的人物为代表,包括《三仙炼丹》、《麻姑献寿》、《八仙》、《禹王锁蛟》、《福禄寿图》、《八骏图》等。作品受到社会各界欢迎,在北方民间有着较大的影响。董庄的中堂画历史悠久,世代相传,底蕴深厚,题材内容十分丰富,为世人所称道。约在明隆庆五年(1571年),河北省清河县人董月,迁移到董庄落户,到其第六代董继白(字松云,约1725-1796)的花鸟画就有了一定的水平。有前几代人取得的成就,到第八代董立元,他的人物画创作是他作品的主要组成部分。曾在孔府任画师多年,时人有“崔字杜虎董人物”之称。由于他的绘画成就,被道光皇帝授予“文林郎”的称号。董立元的影响,带来了在他以后一百年间的最繁荣时期。
董庄中堂画技法上来看以工笔为主,过去主要是照谱描绘,内容题材上以清朝的董立元的人物为代表,包括《三仙炼丹》、《麻姑献寿》、《八仙》、《禹王锁蛟》、《福禄寿图》、《八骏图》等。另有山水、花鸟等,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既有写实主义手法,也有浪漫主义得想象。作品曾销往本省各地及河北、河南、山西、安徽、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受到社会各界欢迎,在北方民间有着较大的影响。董立元的人物画选材大多为神话故事、名媛淑女。其代表作《三仙炼丹》、《麻姑献寿》均为半工半写人物画,线条流畅、人物逼真,面部处理最为精致。这两幅画中的仙女着墨用色不多,但文静善良的性格跃然纸上。另一幅《中八仙》系大幅中堂画,也堪称佳作。据董庄73岁的老画师董友环介绍,董立元曾在曲阜孔府任画师多年,专绘人像。民间还流传着一个“隔帘成像”的传说。相传董立元在孔府为一名闺中小姐画像时,对方害羞,在竹帘后轻轻一闪便不再露面。但她并没难住这位人像绘画大师,一转眼的工夫,一幅逼真传神的美女图呈现在众人面前,观者无不称奇。
茌平中堂画作为一种艺术现象,前期主要是以董庄董氏一门相承的,其代表人物董继白、董玉池、董友谅等人,在风格和题材上都不尽相同,艺术水准较高。后期的作品,由于商品属性的日渐增多,呈现出农民画的特点,其审美风格更加接近于农民的需求。因此,董庄便成为茌平民间中堂画产地的中心,该村现有70余户人家,每年冬季从事绘画者约100多人,有数万套中堂画销往本省各地及河北、河南、山西、安徽等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