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技艺】道口铺龙灯制作工艺(聊城市)
2021-04-19 11:15
【类别】传统技艺
【地区】山东省聊城市
【简介】
道口铺龙灯主要分布在道口铺街道道口铺村及周边部分村庄。道口铺龙灯是道口铺村沿袭多年的民间文化习俗,历史悠久。道口铺龙灯活动,以其艳丽的色彩、庞大的规模、丰富的内容、昂扬的气势而著称,成为当地民间节目的主打项目。至乾隆年间达鼎盛时期,由于道口铺龙灯在东昌府举办的龙灯赛中获奖,被官封为白胡子苍龙,成为聊城一带唯一敢挂白胡子的龙灯。制作龙灯使用的器具有刻刀、竹批、丝纱、花布、铁丝、竹竿、蜡烛等。
龙灯制作过程:龙身用楠竹扎成框架,外披龙衣,旧时分为黄、青、白、赤、黑五种颜色,代表金、木、水、火、土五行。龙衣一般用彩色丝纱做成,也有用彩布做的。龙节用竹批扎成,龙的节数为单,一般为9节,总长16米,龙头1米多高,每一节由一人执掌,一人舞龙珠,龙头和龙尾由三个轮流执掌。龙腹中燃有蜡烛。
龙灯动作流程:道口铺的龙灯在聊城一带,很有威名,是乾隆年间官封的“白胡子苍龙”。每逢节日,玩龙灯时,人们总要先去王海子村“神井”旁转三圈,叫“游龙”,从井中取水,然后,再去龙母三娘庙祭拜,以求风调雨顺、吉祥平安,最后方可去其他地方表演。道口铺龙灯基本动作有“跑四门斗”“龙盘柱”“巨龙翻滚”“跪剪子般”“龙戏珠”等,表演时,鼓点紧凑,节奏强烈,很有气势。舞龙人身穿武士服,威武有力,舞龙时,一人在前舞龙珠,舞龙者奋力追随,龙随珠动,舞步间,龙灯摇头摆尾,上下翻滚,时而腾跃,时而流动,时而穿花,时而卧龙潜水,时而盘起,成为龙盘柱,当地素有“龙盘柱,一定富”的说法。尤其舞龙动作中的卧龙、盘龙是道口铺龙灯的经典动作。夜晚舞龙,龙腹中燃着蜡烛,通体透明,远远望去,如火龙在云中上下翻滚,鼓点紧凑时,如电闪雷鸣般,如飞龙在天,气势磅礴,极为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