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曲艺

【地区】山东省聊城市

【简介】


木板大鼓流传在高唐县琉璃寺镇、卅里铺乡、尹集镇、固河镇、梁村镇的各个村庄。高唐的木板大鼓是一种流行于民间的说唱形式,为高唐民间艺人吸收各地木板大鼓的艺术而创作的。木板大鼓内容较为丰富,过去老艺人以说唱相间的形式,以成本大套的演义书说唱于书场、茶馆之中,如《呼家将》《杨家将》《施公案》等。有时在说唱过程中,听众则脱离“书”的内容为“说”而喝彩,正像人们所传“说的比唱的好听”,其声韵顿挫淋漓,足表燕赵慷慨悲歌之声。


  表演时其一为弦子书,用小三弦伴奏,演员自弹自唱;其二是演员单口唱,脚踏地击拍,无乐器伴奏,后逐步发展为加上鼓板的说唱。


  木板大鼓的演唱形式,为演员左手执木板击节站唱,所用木板为小木板,右手执鼓键,按演唱需要击鼓,早期另有一人用中三弦伴奏,20世纪以来均改为大三弦。其唱腔音乐为板腔体,曲调简洁独特,粗犷浑厚,对北方许多鼓书与鼓曲如西河大鼓、京韵大鼓、京东大鼓、乐亭大鼓、竹板书等的形成与发展,都产生过不同程度的影响,具有十分独特的艺术价值。


  木板大鼓音乐结构完整,三种不同节奏的板式分别为头板、二板、三板,板速有较大幅度的伸缩。从风格上讲,其唱腔浑厚粗犷,有时似说似唱、似叙似述,地方气息浓郁,句尾声调较重,多为背宫腔。


  解放后,说唱段子不仅是传统的固定词句,更多是配合政治运动思想教育,歌颂新人新书而创作的段子。例如高唐县琉璃寺的赵华元自己改编了许多小段《白猿盗桃》《猫狸教虎》等在当地说唱,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上一篇:【民俗】吴颜爷酒神信俗(福州市)

下一篇:【传统音乐】刘营伍唢呐(德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