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戏剧】即墨柳腔(青岛市)
2021-04-17 13:45
【类别】传统戏剧
【地区】青岛市即墨市
【简介】
柳腔是形成于即墨西部大沽河流域、流行于山东半岛地区的地方戏曲,已有200余年的历史。她深受观众喜爱,被誉为“胶东之花”。柳腔是由民间说唱“本肘鼓”演变形成的。初期的演唱没有曲谱,拉的和唱的就互相配合着往上“溜”,被称为“溜腔”,后来又用同音字“柳”字代替“溜”字,成为“柳腔”。柳腔有传统剧目120余个、移植剧目80余个、现代剧目40余个、曲牌46个、锣鼓点33个。其主要传统剧目有“四大京”和“八大记”。其“母曲”为“花调”和“悲调”,体现着柳腔唱腔音乐的独特风格和价值。2006年12月,柳腔被公布为第一批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08年6月份被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