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民间文学

【地区】广东省佛山市

【简介】


葛洪,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晋代丹阳郡句容(今江苏句容)人。据史书记载,他小时候家境贫困,但勤奋好学,常常白天上山砍柴,卖钱后再买纸笔,晚上就用柴火照明,学习到深夜。他曾经当过中小官吏。葛洪对炼丹术很有研究,他吸取了劳动人民生产和生活的丰富经验,同时广泛从事采药、制药的活动,积累了大量的关于物质变化的知识,认识了物质变化乃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把炼丹的药物引入医疗和养生饮食,从而丰富了我国传统医学及养生的内容。他云游天下,先后在西樵山、罗浮山隐居,后云游至仙岗,见浓荫之下得一佳泉(今仙岗村流水井),其水清冽,可以炼丹。其后登至丹灶金峰岗顶,觉此岗巍然高耸,遥望东南,则平畴如镜,其岗峦起伏,宛若游龙;西北则群岗重叠,万木阴森。而金峰岗山环水抱,群鸟和鸣,百花齐放。实为炼丹胜地,葛洪于是举锄劈灶,从仙岗取仙水,在“金峰岗”顶燃起熊熊炉火,经几载煎熬,遂大功告成。“金峰岗”随之为炼丹圣地。1579年,明神宗皇帝(万历号)朱翊钧为纪念炼丹仙人——葛洪,并把环抱“金峰岗”的村取名为“丹灶”。

葛洪修道炼丹,并从事著述,他的成就是值得后人称道。他的著作共有200多卷,流传到现在的主要有《抱朴子》和《肘后备急方》。其中《抱朴子》中内篇《金丹》、《仙药》和《黄白》三篇,就是我国古代的炼丹术名著,对我国的化学和医学事业却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上一篇:【民俗】佛山祖庙春秋谕祭(佛山市)

下一篇:【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熊氏少林大易筋经(佛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