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大江龙舟习俗(佛山市)
2021-04-16 14:02
【类别】民俗
【地区】广东省佛山市
【简介】
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对赛龙舟的起源有着这样的说法,南宋末年,宋少帝被元军追赶,从福建乘一艘数十人划动的长船到达珠江三角洲。皇帝被认为是天子,是龙的化身,人们便把宋少帝乘坐的长船称为龙船。后人为纪念此事,在长船上装上龙头,依照皇帝所乘长船的装饰,插上罗伞幡旗,并在端午节举行赛龙舟。直至明清时期,端午赛龙舟已是十分盛行的民间习俗。明末清初学者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详细记述了当时龙舟竞渡的盛况:“五月时,洪流滂沱,放于百里,乡人为龙舟之会;观者画船云合,着尾相衔,土女如山,乘潮上下,日已暮而未散。”由此可见,明清时期端午赛龙舟在广东已是十分普遍的民间习俗。
佛山龙船会,以“踩龙船”出名。佛山郊区河涌狭窄,民间别出心裁,以鱼塘作龙船景场所,独创“踩龙船”技艺。禅城区张槎大江乡的踩龙船远近闻名,独具特色,既新鲜又别致。大江乡踩尤船,是选精壮汉子,站在龙船头和龙船尾,以韧力和耐力踩得龙船一升一沉,如波似浪,水花飞溅,别有一番景致。龙船会期,除本乡乡民外,附近各乡,海外及港澳同胞都来赴会。据《九江儒林乡志》记载:“乡人每夏五月,必斗龙舟。”时至今天,赛龙舟的习俗在南海九江镇仍在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