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美术】清河镇木版年画(山东省)传承人:王圣亮
2017-05-11 08:53
王圣亮,字晨曦,男,1954年出生滨州惠民县清河镇木版年画世家。清河镇木版年画第二十一代传人。
受祖父王逢嵩的熏陶,王圣亮自幼就酷爱民间美术、书法,6岁就开始跟随祖父左右家而出绘画、刻版、印刷技艺,8岁开始学习绘画。高中毕业后,仍利用业余时间坚持对美术、书法的练习,并经常外出拜师学艺,曾先后跟李益年、董健学习中国画,1985年又报考中国书画函授大学中国画专业,学习三年。这些学习为他继承和发展清河镇木版年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78年,王圣亮担任惠民县清河镇文化站站长,开始从事木版年画的保护和开发工作。为继承发扬清河镇木版年画这一民间艺术,他多次去潍坊杨家埠、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河南朱仙镇等地拜师学艺,并不惜重金购买了大量的年画样稿,整理出了各地年画的制作工艺、地方特色等方面的文字材料近2万字。在系统继承清河镇木版年画技艺的基础上,取各家之所长,进行创新,成为清河镇木版年画最具实力的传承人。
经过近三十年研究探索,在传承这些古老民间艺术的基础上,王圣亮为清河镇木版年画又赋予了新的内容,创作出了一套《孙子圣迹图》、《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孙子系列清河镇木版年画,并作为滨州市对外友好往来的礼品,赠送给了法国、德国、荷兰、意大利、马来西亚等国家的专家、学者。
为了保护“清河镇木版年画”这一濒临失传的民间技艺,自1980年开始,王圣亮走访老艺人和80岁以上的老人380多人次,收集到线版8块,色版21块,年画样稿68种,创作“孙子系列”年画版35块套,整理出了关于清河镇木版年画的起源、题材内容、现存作品、形式分类、艺术特色、制作工艺、画店字号以及主要艺人等资料近3万字,一部关于清河镇木版年画的翔实史料呈现在世人面前,为保护、传承“清河镇木版年画”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