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民间文学
  【地区】运城市
  【简介】
  大禹为了感念舜帝的恩德,将舜的儿子商均封在了古虞国。虞城县的县名便来源于古虞国。在河南省东部,黄河冲击平原的中部,有一个县,它是花木兰的故乡;伊尹曾在此立有大功;杜康曾在此造出中华大地第一杯酒;李白、杜甫、苏轼等人曾在此凭吊。这里就是河南省虞城县。
  上古时期,舜行仁义,尧帝就把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禅让给了舜。舜建立了有虞国,都城在今天的山西永济一带。因此后人将舜称为虞舜。可见人们对于"仁义"的推崇。
  舜老了,需要找一个继承人接替他的位置。舜身边的人们纷纷推荐舜的儿子商均。这个商均是舜和尧帝女儿女英所生,可以说身世非常显赫了。然而舜却断然否决了这个提议,在他看来,商均虽然是自己的儿子,但是品行不端,不是合适的继承人。至于商均如何品行不端,历史却没有什么记载。
  最终舜选择了治水有功的大禹继承了他的位置。大禹是夏王朝的创始人,他掌握权力后,没有怠慢舜甚至之前的尧的后代。他给了尧的儿子丹朱、舜的儿子商均一大片封地。那么商均的封地在哪里呢?
  就是现在的虞城县。商均在此建立虞国。时至今日,虞城县境内仍然留有商均的墓地,旧时的商均墓古树参天,有宏大的祠宇,还有专门的守墓人看护。春秋两季都要举行祭祀,许多文人来此凭吊。
  西周初年,周天子封虞仲于夏墟,建立虞国,统治范围大概在今天山西平陆一带。因此历史上出现了两个虞国。人们将山西平陆的虞国称为西虞,将虞城县这边虞国称为东虞。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在虞城县这里设立了虞县,这也是虞城县这块土地上第一次设县。北魏时期,虞县一度被废。隋朝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重新置县,定名为虞城县。县城设在今天的利民镇一带。后来虞城县几经兴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虞城县的县城迁到了马牧集,也就是今天的县城所在地。
  这个马牧集也颇有历史渊源。相传夏桀昏庸无道,商汤欲起兵伐夏,可是苦于没有马匹,这时商汤的厨子伊尹在古虞国,把一个地广人稀,水草丰美的地方圈起来牧马,为商汤灭夏立了大功。伊尹去世后,商汤便将他葬在了古虞国。如今,在虞城县西南,仍有一个古墓地,那就是伊尹墓。而伊尹当年圈地放牧的地方就是现在虞城县城所在地牧马集。
  虞城县如此辉煌而悠久的历史,加之它又是全国重要的粮棉产地,能否再续辉煌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上一篇:【传统技艺】敦煌水晶眼镜制作技艺(酒泉市)

下一篇:【民间文学】吕洞宾的传说(运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