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遗大数据 文章内容

  【类别】传统美术
  【地区】锡林郭勒盟
  【简介】
  骨雕是一门古老的雕刻技艺,其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蒙古族骨雕是以牲畜各部位骨头为原料进行雕刻和磋磨制成的工艺品。完成一件精美的骨雕作品不仅需要镇密的思维能力、高超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还需要投入较长的时间,较大的劳力和较多的精力。
  骨雕工序制作繁杂。一件骨雕作品雕刻前需要把它埋在温度合适的羊粪堆里或沙子里一个月或四十天,使骨头和皮肉分开,经过收集、筛选、切割、打磨、消毒、漂白、描画和雕刻等诸多繁杂的工序,才能雕刻成为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骨雕作品。
  蒙古族骨雕艺术是在生产生活中自发形成的,历史上的蒙古族先民在极其落后的生产力下,与严酷恶劣的大自然进行搏斗的同时,为了生存,他们把骨做成针、刀等用具,并把文字和图案刻在骨上,这是骨雕的雏形。
  后来蒙古族学会打磨、雕刻等工艺,将骨头制成如角弓、牛角刀、沙嘎、象棋等各种器具,广泛应用于日常生产生活当中。
  如今,骨雕从日用品逐渐演变为装饰品,雕刻和镶嵌艺术有了较大发展,骏马放牧图案的羊胛骨、镂空的牛头骨、骆驼骨雕刻成的蒙古刀……这些质朴而高雅的骨雕作品无不造型匀称、线条洗练,具有较高的民族文化艺术价值、欣赏价值、使用价值和收藏价值。



  传承人姓名:乌云毕力格,性别:男,民族:蒙古族,出生年月:1978.04,从艺年限24年。
  内蒙古自治区第七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项目保护单位:镶黄旗民俗文化协会

上一篇:【传统美术】临泽泥塑(张掖市)

下一篇:【传统音乐】通州运河船工号子(北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