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地区】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

【简介】

孙氏鞭杆是流传在白银市靖远县、白银区一带以鞭杆为器械的民间武术。鞭杆是武术短器械之一,是继棍、棒、枪等长器械之后又一短兵器械,它是中国武术发展史上的一枝独秀,取材方便、应用顺手,老少皆宜,既能用作平时行走的拐杖,又能用作表演武术套路的器械,是人们常说的闲倚杖忙做兵,在西北陇上一带受人喜爱。孙氏鞭杆,操演时英武彪悍、苍劲洒脱,魄力无穷。

套路

据孙延龙口述,孙氏鞭杆传习的套路有四十余种,其中鞭杆套路有黑虎出洞鞭、独狼下山鞭、白马风鬃鞭、迎门铁扇鞭、鹞子翻身鞭、猴子蘸蒜鞭、九丝鞭、盘龙卧虎鞭、铁门闩字鞭、燕子提水鞭、霸王背鞭、黑虎鞭、子龙鞭、滚龙鞭、黄龙鞭、闩子鞭等。

孙氏鞭杆部分鞭法及口诀如下:

独狼下山鞭

1、独狼下山 2、独狼听风 3、黑狼出洞 4、白狼出洞 5、恶狼扑食 6、黑白争夺 7、排山倒海 8、狼烟四起 9、黑进白退 10、白进黑退 11、开天辟地 12、碧云冲天 13、独狼戏山 14、神狼被擒 15、黑白礼让 16、白狼进山 17、黑狼入洞

盘龙卧虎鞭

1、金龙踏地 2、青龙下水 3、青龙出水 4、青龙摆尾 5、龙身放光 6、龙追活蛇 7、赤龙攻龙 8、双龙会师 9、青龙回头 10、青龙进山 11、青龙卧谭 12、青龙伏虎 13、龙滚九山 14、九山出龙 15、河里长龙 16、龙要过海 17、龙要钻云 18、龙滚救身 19、翻天覆地

霸王背鞭

1、霸王挥鞭 2、霸王进山 3、霸王上天 4、独家开门 5、童子扫雪 6、霸王过江 7、金九上路 8、霸王拜佛 9、拨云见亮 10、一九退步 11、雪花盖顶 12、马后见鞭 13、海底捞月 14、力劈华山 15、抱石填海

滚龙鞭

1、黄龙卧道 2、风刮黄土 3、黄土遮天 4、一鞭三枪 5、黄龙吃鸡 6、黄龙高升 7、龙起易地 8、黄龙展翅 9、翻天覆地 10、子龙画星 11、子龙进云 12、子龙见虎 13、打亮灭灯 14、龙吃毒蛇 15、子龙上树 16、鞭打树叶 17、龙要进水

野马倒上桥

1、白马分鬃 2、马后穿山 3、穿山求宝 4、白马回头 5、白马反蹄 6、马前斩草 7、马后斩草 8、野马回声 9、白马脱缰 10、白马立功 11、白马献艺 12、进步埋伏 13、退步埋伏 14、迎风挥鬃 15、横扫千军 16、脱身转向 17、白马归槽

传承

1941年出生的孙延龙,自幼跟随祖父孙红爷习武,枪棍剑戟无所不通,尤善鞭杆。虽身怀武学,但为人宽和淡泊,以俭自律。工作之余仍醉心家学,昼夜勤苦习练,迄不间断。数十年的刮摩淬励,日长月益,百余趟鞭杆精熟在手,并将毕生所学悉数传授给徒弟。其高徒有唐文尧,孙延龙已将家门龙杖传于徒弟唐文尧。唐文尧1994年进入公安队伍,仍不辍武术鞭棍的习练,将徒手、鞭棍、警械、武器融为一体,把武术融于健身之中,观赏唐文尧习练鞭棍是对生活的享受和提升。

孙氏鞭杆的“拜师程序”,从“点灯”、“开门”、“把手”、“过门”、“朋传”的流程,常以口诀、走场子传授,而且口诀和拳言好记而富有哲理。孙氏鞭杆其延衍流传,得益于仁人志士多年的习武经验和聪明才智,他们悉心研究,传承创新,承载了民族自强不息、精进卓越的珍贵品质和赤诚的爱国情怀。2017年10月,孙氏鞭杆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列入第四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孙延龙被认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上一篇:【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兰州缠海鞭杆(兰州市)

下一篇:【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兰州八门拳(兰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