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传统音乐

【地区】甘肃省陇南市文县

【简介】

在川、甘交界的秦巴山腹地,有一个古老的部族,他们拥有自己独特的图腾和语言,他们就是屹立于历史深处的古老部族——白马人。文县白马人至今仍保持着远古的生活习惯,他们聚族而居,深居简出,在远离尘世的山野之间代代传承,生生不息。文县白马人有自己的部族语言,但却没有自己的部族文字。而且依然保留着农耕时代的鲜明印记,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在浩瀚的文献典籍中,对白马人只言片语的记载和关于白马人的各种传说,以及他们生动的民歌,让这个古老部族显得更加神秘。他们长期生活在文县大山深处,世代以民歌传唱他们古老的历史和生活。在漫长的岁月深处,他们的情感都以民歌的形式来表达,包括战争、祭祀、劳作、爱恋、憎恨等。

口口相传的白马人民歌,是历经千百年荏苒时光而来,是一个族群曾经的沧海桑田。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在没有文字记载的族群中,民歌便是他们生产劳动、祭祀休闲生活情景的真实记录,是他们悲欢苦乐情绪渲泻的表达方式。比如祝酒歌、敬酒歌、锄草歌、打麦歌、背柴歌、火把歌、高兴歌、结婚歌、舂墙歌、打猎歌、耕地歌等。如果聆听他们深情演唱,似有远古的足音在呼唤、在回荡。

白马人的民歌中大量包含白马人历史、劳动、审美及思想信息,这对于研究白马文化具有相当重要的价值。每首歌还用比兴手法,节奏和音调都很美,可以称的上是古老诗歌的活化石。白马民歌目前能完整传唱的达2000多首,而且流传范围特别广,几乎所有白马人都会唱,包括敬酒歌、劳动歌。至于专门擅长唱歌的白马人则被他们自己内部称作“乐百”,每个村寨都有著名的乐百。

然而,改革开放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审美需求提高,特别是影视文化的普及,以及外出打工的盛行,青年一代对“白马人的歌曲”的兴趣也逐渐淡薄。

为了能够让白马人民歌继续发扬壮大,每年春节,文县人民政府都积极扶持和引导白马山寨的白马儿女表演“池哥昼”,组织表演白马人民歌,定期举办“白马风情艺术节”。从2006年开始,文县人民政府每年投入5万元,专项用于白马藏族民俗文化的调查、研究、整理收集资料的工作。对“白马人的歌曲”进行了全面的挖掘、整理,部分曲目已搬上了舞台。

上一篇:【传统美术】白云鄂博烫画(包头市)传承人:邱春霞

下一篇:【传统美术】烫画(乌海市)传承人:王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