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舞蹈】鄂伦春族舞蹈(黑熊搏斗舞)(呼伦贝尔市)传承人:何琳
2021-04-05 11:18
【类别】传统舞蹈
【地区】呼伦贝尔市
【简介】
舞蹈充分显示出猎人们在猎获野兽时,定要取胜的顽强拚搏精神;同时赞颂熊力大无穷、异常勇猛的特性。《黑熊搏斗舞》有的地区用“哼呣,哼呣”喉音作伴舞,情绪非常高昂,动作勇健有力。
参加人数不限,三人为一组,站成“品”字形,其中的两人面对面站立,上身略向前倾斜,相对虎视眈眈;两膝略向前屈,两手放在膝盖上,两脚跳跃不停,同时两肩随着节奏左右扭动,头部左右摇摆,嘴里边连呼喊“哈莫,哈莫”(熊的呼叫声)的粗壮声音,此起彼伏。两人半得难角难分,都想压倒对方取胜。第三人在旁也以同样的动作参加进去,在二人中间蹲跳以表示劝解,直至一方认输,一方宣告胜利。
“黑熊搏斗舞”由三人表演,舞者双手扶膝,在“哈莫、哈莫”地呼喊声中模拟熊的动态起舞,两人摆头、动肩,并用下巴袭击对方的肩部表现两熊相斗,另一人穿插其中表示劝解,动作朴质,喊声激越。此外,鄂温克族妇女表演的“跳虎”、“逃陟舞”等,也是模拟鸟兽的动态、边喊边跳,都有图腾崇拜的遗意。鄂伦春族最具代表性的舞蹈。舞者双腿半蹲,双脚跺地,前后扭动双肩,以模拟黑熊搏斗、赞颂鄂伦春人民勇敢、好胜的民族性格。
传承人姓名:何琳,性别:男,民族:鄂伦春族,出生年月:1970.08,从艺年限24年。
内蒙古自治区第七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项目保护单位:鄂伦春自治旗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