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传统技艺
【地区】大理市
【简介】
  鹤庆银器锻制技艺主要流传于大理州鹤庆县新华村一带,是一项独具特色的白族传统手工艺。2014年11月,被国务院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第三批扩展项目)。
  鹤庆银饰煅制技艺历史悠久。早在南诏时期,鹤庆的小炉匠就挑着简陋的工具,走村串寨,打造银铜器皿。据《鹤庆县志》记载:“屯军中有善冶炼和以铜、银加工器具者。村民又习之,诸技艺均能,世代传袭。”明代以来,随着中央王朝在鹤庆的戍屯,大量的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手艺人及先进生产技术传入鹤庆,并与当地的手工技艺相融合,形成独具特色的鹤庆银器煅制技艺。
  经过数百年的传承,鹤庆银饰锻制技艺博采众长,继承、吸纳和借鉴锤揲、錾刻、浇铸、花丝、珐琅、鎏金、错金、焊接等中国传统金工工艺和苗族、藏族等少数民族银器加工工艺的特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鹤庆银器锻制技艺。鹤庆银器加工,以纯银为主料,主要有熔炼、压片、锻打、抽丝、制模、浇模、錾花、抛光、清洗等工艺流程。常用熔银炉、风匣、手锤、手钳、凿子、多功能成套錾子等工具。鹤庆银器器型丰富,种类繁多,有酒具、茶具、餐具、银饰品及其他生活用品,具有代表性的有银壶、九龙杯、鹤阳八景酒具、手镯、戒指、项链、耳环、银包木碗、净水壶、法号、唢呐、百家锁、胸佩、胸链、帽链、门环、藏刀、佛盒、宝顶等。

上一篇:【传统美术】泥塑(大理市)传承人:苏龙祥

下一篇:【传统技艺】鹤庆银器锻制技艺(大理市)传承人:李文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