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遗大数据 文章内容

 【类别】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地区】恩施市
 【简介】
   黄性贤宗师(1910-1992)祖籍福建福州,乳名诗炎,字心玄,别名敏武,别号轩。黄性贤宗师自幼聪颖过人,秉性敦厚,为人侠义。少年时嗜好武术,入门白鹤拳一代宗师谢宗祥(鸣鹤)、潘椿年(柔鹤)为师,尽得其传。后又承其大师兄陈世鼎授其少林罗汉拳法;青年时期曾赴上海精武会交流武艺并在潘家弄开馆收徒传艺,于民国二十三年奉师命回榕参加福建武术擂台赛荣获亚军,弱冠武林。民国三十年抗战时期,黄性贤宗师以武报国率民众组织大刀队,在福州高山丛林以及闽候水乡游击入侵之敌,曾空手活抓日本军曹被传为佳话;民国三十四年抗战胜利之后被民选为鼓山地区十三乡乡长,任职时期黄氏勤政爱民、廉洁奉公、鼓励农工、发展生产。
   1949年东渡台湾被台湾纵鹤派始祖林国仲收为义子并得其真传,斯时黄性贤宗师仰拜诗、书、画、拳、医“五绝老人”郑曼青为师,专研“郑子太极拳”及医道,武功已臻炉火纯青,在台期间连蝉台湾国术擂台赛冠军。
   后来,黄性贤宗师结合平生所研究的武学心得进一步修定了“混元站桩”、“松身五法”、“短架”、“三十七式二段”等太极拳基本工架。1956年,黄性贤宗师应新加坡中医联合会潘仁愚博士邀请,前往新加坡讲课来并开设黄氏中医诊所。从此之后,黄性贤宗师为了宏扬中华太极拳道,健康人类,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悬壶济世,早上坐诊医病,下午晚上讲课,并开设太极班,参与者皆系社会各层人士,其中不乏当地名人巨贾、政府要员。黄性贤宗师提倡“治病不如防病,防病不如健身”的科学理念,同时倡导“世界太极一家亲”的无门派论,深受地方政府与各界人士欢迎和支持。
   1959年经新加坡政府注册认可,创办了新加坡太极健身学会,由此奠定了黄氏太极拳在新、马的崛起。随着黄性贤宗师的声名远播,他为人类健康事业和宏扬传播中华武术而披星戴月奔走于新、马、文莱等东南亚各国。先后在马来西亚各省市发展了数十所黄氏太极学会。1972年黄氏太极总会在吉隆坡首告成立,所属各分会学习黄氏太极拳人数竟达数万之多,被马来西亚政府认可为最优秀华人社团之一。黄氏太极风靡新、马、泰、印、汶、日等国家以及台湾地区。随即欧、美、加、法、英、澳、新西兰等国爱好太极拳和武术的各阶层人士纷涌前来学习黄氏太极拳并在世界各国成立黄氏太极联谊会,黄氏太极拳在国际蓬勃发展、传播并与当地人民缔结了深厚的友谊。
   1988年已八十余岁高龄的黄性贤宗师满怀激情回到思念已久的祖国,应邀出席了在杭州举行的首届中国国际武术节,受到了国家体委以及省、市各级领导和武术界同仁的热烈欢迎,实现了他叶落归根的夙愿。
   1992年黄性贤宗师在家乡福州仙逝,临终之际仍不忘嘱咐世界黄氏太极门人务必同心同德将中华太极继续发扬光大。
   黄性贤宗师耗尽数十年精力,刻苦钻研武道,万川归流,万法归宗,以一驭万,却惟独情钟于“太极拳道”,首创“世界太极一家亲”的精神,以发扬“健身”、“救世”的“太极拳道”为己任,为人类的健康与和平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五大派太极拳传人就均赴大馬与黄氏太极进行了访问和交流,2007年以原国际武联主席、国家体育局领导徐才先生为代表团团长和各大派太极武术代表访问大马,再次与黄氏太极拳进行了友好访问和交流,并对黄氏太极拳创立人黄性贤宗师终身为宏扬中华武术的丰功伟绩作出了高度评价。

上一篇:【传统舞蹈】地花灯(恩施市)

下一篇:【传统技艺】恩施响铜乐器(恩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