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传统戏剧
  【地区】邵阳市
  【简介】
  在老一代武冈人嘴里,傩戏被称作鬼戏,是最古老的一种祭神跳鬼、驱瘟避疫、表示安庆的娱神舞蹈。清代被称为“湘中五子”的武冈人邓绎有过这样绘声绘色的描述:“里门咚咚喧大鼓,诸巫齐作胡旋舞,大巫喃喃如唱歌,小巫屡舞还婆娑。巫歌巫舞令神喜,神君欲来满堂起。主人敬神百不扰,如天之福姿汝求。黄羊为牲白犬血,一一神前遍罗列。东方响明灯烛辉,纸钱悉悉随风飞。诸神醉饱出门去,明日迎神向他飞。”由此可见,武冈傩戏约在清代中叶已盛行境内。
  然,武冈傩戏的起源始自唐代。相传一位侯王闻知民间有两位法术高明的巫师,便想对其功力进行一番试探,于是在王宫修建了地下宫殿,将东宫、西宫娘娘及十八美女和七十二侯请至宫殿内吹拉弹唱、载歌载舞。一日,候王对被邀进宫内的两名巫师说,近些日子这里吵闹不休,两位大师有何本领将这些妖声妖气灭绝?巫师凝神片刻,听见曼歌曼舞之声不绝于耳,于是摸出法具,口念咒语,划出一碗名“雪砂水”的巫水,再喷洒而出,顿时,整个宫殿万籁俱寂。侯王大惊,一边差人送走巫师,一边亲自下到地下宫殿探个究竟,结果发现地下宫殿形同冰窑,寒气逼人,所有吹拉弹唱、载歌载舞者已被冰冻得不能自已……翌日,侯王吩咐将地下宫殿内以炭火烧旺,再次将巫师请来。两位巫师掐指一算,恳请侯王,如果灭绝了这些“妖声”,决不能珠连自己九族。得到侯王应允后,便一剑刺入地层,结果地下宫殿内所有人头全部分离落地。侯王无意制造的这起“冤案”,使得所有死者冤魂不散,冤屈之声长久不绝于耳。侯王愧意深重,之后,不得不再请来这两位巫师,在宫廷内进行七天七夜的祭祀,以慰藉所有的冤魂。这样,当年的巫歌巫舞,像山间的溪水,渐渐漫延下来,自宫廷渗透到民间……

上一篇:【传统技艺】翔安拍胸舞(厦门市)传承人:黄冬臻

下一篇:【传统技艺】厦门澳头蠔干粥传统制作技艺(厦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