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传统技艺
  【地区】邵阳市
  【简介】
  法新豆腐,产于湖南省武冈市稠树塘镇法新村,是当地世代相传的传统民间手工工艺。法新豆腐相传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汉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六月,汉武帝封长沙定王刘发的儿子刘遂为“都梁侯”,在今天武冈市东郊七里桥建立起了“都梁侯国”。是他将制作豆腐的方法带到了武冈法新,并留传至今。清朝太平天国军队驻扎法新时,法新人就用这种豆腐慰劳太平军,太平军留下银两,为法新人修建了一条专门制作豆腐的街。这一兴旺景象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为了不忘太平军发展了法新豆腐,法新人就修建了一座庙宇,用以纪念太平军,这就是至今保存的太平庙(又称法相寺)。因生意兴旺,人们就称这里为“法相市”。解放后,行政区划将“法相市”改称“法新市”。太平庙和三百米长的法新古街至今保存完好,许多农家也一直沿用这种传统的方式生产法新豆腐。
  法新豆腐的制作工艺细微,经过选料、泡料、磨浆、过滤、煮浆、点卤,再将上一次用过的一部分原浆水倒入桶内,慢慢搅动。这是整个制作工艺的关健,各家的经验不一样,豆腐风味也就不相同。豆腐花倒入木盒以后,用一块宽窄略小于豆腐盒的木盖盖在豆腐花上面,在木盖上压上石块,并一次一次地加压,让豆腐慢慢成形。豆腐成形后,去掉木盒,划块分开。这一套完整的传统制作工艺称为“石磨原浆工艺”。法新豆腐原浆工艺与普通豆腐制作没有太大的区别,主要在于:水、磨浆、点卤。水是法新村中那条溪里的水,无任何污染,并含有铁、锌等多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矿物质。磨浆很有讲究,通常是填一汤匙豆子,推两圈石磨,快了磨不出优质的豆浆。卤用上一次制作豆腐时留下来的豆浆水,通过一段时间发酵后形成的醋水。这种工艺就称为法新豆腐原浆工艺,通过这种工艺制作出来的豆腐,质地细腻,香醇可口,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
  用法新豆腐制成的水豆腐,细、嫩、香、软,落口消融,而用法新豆腐加工成的干豆腐,则韧劲十足,颇耐咀嚼。用豆腐切成条,搓成象绳子一样的长条,不但能提起较重的物品,而且还可以用来拔河。湖南电视台的著名节目主持人李兵,曾亲临法新,观看了当地用法新豆腐所进行的拔河表演,并拍成专题电视片,在湖南电视台《乡村发现》栏目进行了播映。

上一篇:【传统技艺】米花制作术(邵阳市)

下一篇:【民间文学】武冈古桥的传说(邵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