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技艺】武冈卤菜制作术(邵阳市)
2021-03-18 10:38
【类别】传统技艺
【地区】邵阳市
【简介】
武冈卤菜,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明永乐年间传入武冈,成为明王府的宫廷菜肴,后来逐渐传至民间,以家庭作坊式的生产方式,形成多家。
武冈卤菜制作工艺极为讲究,选用大茴、小茴、桂皮、公丁、母丁、桂皮、八角等二十多味纯正中草药作卤味材料,以猪胫骨熬成浓汤,将应卤制品连同中药卤味放入,武火烹煮,烹煮约半小时,至七成熟,取出卤味材料和卤制品,滗干水份,阴干,再与卤味材料放入浓汤,文火熬煎,如此反复,至少三次以上,使卤味缓缓渗入食品,直到卤制品油光发亮,香气回旋为度。时间太短,卤味不能浸入,达不到卤味的目的,时间太长,则使卤制品形体靡烂不成块状而影响食用。卤制出的成品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蛋白质等多种营养成份,食用后能强身壮骨,养颜驻容,延年益寿。卤制成品用中药防腐不含任何化学成份,无论冬夏,十五天内不用采取其他防腐措施,不会变味变质。
所有卤制品均以农产品为原料,主要有卤豆腐干、卤豆腐丝、卤猪血丸子系列;卤鹅肉、卤鹅掌、卤鹅翅系列;卤牛肉、卤牛肚、卤牛肠子系列;卤猪耳、卤猪内、卤猪脚、卤猪尾系列;卤蛋系列等。卤制品不含任何化学成份,堪称绿色食品中的珍品。所有卤菜雅俗共赏,老少皆宜,既可作家常小吃,又可作大宴席上的重头菜。
近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小规模的作坊方式的基础上,开始出现产业化的大批量的生产方式。2007年元月,武冈市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冠名为“中国卤菜之都”。
2008年,武冈卤菜制作术成功申报为湖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