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民俗
  【地区】开封市
  【简介】
  河南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堂倌就是过去在饭庄、酒楼、饭馆中负责招待客人的服务人员,如今叫做服务员、服务生、服务小姐。堂倌押韵合辙地高声唱念食客所点菜肴的名称,这种服务方式称为响堂。行业内也称呼能熟练运用这种服务方式的堂倌为响堂。堂倌分为外堂与内堂。外堂主要负责出外服务,内堂在店内服务。
  根据服务对象和服务场合的不同,开封的堂倌又有雅堂和响堂之分。雅堂的服务方式是:文明礼貌,只报不唱,所以俗称“哑堂”。堂倌中只会报菜名而不会唱菜名者,行内也称其为“哑堂”,俗称“哑巴堂”。而响堂的服务方式是:气氛热烈,报唱结合,以唱为主,别具特色。所谓“唱”,好像是采用戏曲韵味一样把菜名儿唱出来,行话叫做传菜。可是饭菜名称复杂,句有长短,音有上下,在变化不定的情况下,通过响堂的报唱,达到出口成章、押韵合辙、声声悦耳的效果,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有些爱炫耀自己、讲排场、讲阔气、讲面子的食客,往往在设宴请客时,要求饭庄指派最好的响堂为其服务。
  响堂这种服务方式历史悠久。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说:北宋京城开封的酒楼食店,每家都有厅堂庭院、东西廊,以招呼并安排客人的座位。待客人落座,则有一人手拿筷子和擦筷子的纸花,一一询问客人所要何物。京城中人奢侈放纵,百般呼叫索要,有要热的,有要冷的,有要温的,也有要整桌的,还有的或要绝冷的,或要精烧,或要膘烧之类的。“人人索唤不同,行菜得之,近局次立,从头唱念,报与局内。当局者谓之‘铛头’,又曰‘着案’讫。须臾,行菜者左手叉三碗,右臂自手至肩驮叠约二十碗,散下尽合各人呼索,不容差错。一有差错,坐客白之主人,必加叱骂,或罚工价,甚者逐之。”
  这里说的“行菜”就是堂倌,“局”指的是厨房,“唱念”指的是响堂报菜,“铛头”、“着案”就是厨师,“坐客”指食客,“主人”就是饭庄的老板。说的是:人人索要的菜肴各不相同,堂倌得知后,站在靠近厨房的地方,从头开始将每位客人点要的饭菜,用响堂的服务方式报给厨房内。待报完后,不一会儿,堂倌即左手叉着三个碗,右臂从手一直到肩上,重叠放着约有20个碗,散发给食客,都符合食客所点的饮食,而不允许有差错。一旦发生差错,食客告诉店老板,老板必定对堂倌加以呵斥责骂,轻者扣罚工钱,重者则将堂倌辞退。

上一篇:【传统戏剧】沙洋花鼓戏(荆门市)

下一篇:【民俗】洛阳喝汤习俗(洛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