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琴书流传于中国北方地区的汉族曲艺剧种之一,已列入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北京琴书形成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流行于北京、天津、河北等地的大鼓曲种之一。北京琴书源于河北廊坊及北京郊区的五音大鼓,又名单琴大鼓、扬琴大鼓。以三弦、四胡、扬琴等乐器伴奏。唱腔借鉴京韵大鼓说唱转圜自然的风格技巧,旋律简洁,创造了多板式的不同节奏的唱法,形成了生动活泼的艺术特点。


北京琴书是北京地区鼓曲艺术中具有代表性的曲种,形式是一人站唱,以左手敲击铁片,右手执鼓楗击扁鼓,伴奏乐器为扬琴和四胡。它是"说似唱、唱似说",唱腔中夹用说白,突出表现北京土言土语,板式有快、慢、架、散,极大丰富表演和演唱效果,深受大众喜爱,并且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教育价值。


早期的曲目以长篇大书为主,后来北京琴书大师关学曾与琴师吴长宝多年合作,唱腔借鉴京韵大鼓说唱转圜自然的风格与技巧对北京琴书进行了改进,加入了多板式的不同节奏的唱调,有疾有缓。其曲目转为短段,多以现实题材为主。


北京琴书的曲调接近平谷调,只是板式全用一板三眼。早期以说唱长篇大书为主,有《七国演义》、《回龙传》等十余部;短篇唱段有《杨八姐游春》、《鞭打芦花》等;反映现实生活的新曲目以《考神婆》、《一锅粥》较为有名。


清代,北京琴书的前身以三弦、四胡、扬琴等乐器伴奏的五音大鼓在河北安次县一带及北京郊区农村中开始流行开来。


19世纪末,逐渐有职业五音大鼓艺人在北京、天津演唱。


20世纪30年代,北京通县乐亭大鼓艺人翟青山等在广播电台播唱时,改三弦为扬琴伴奏演唱,唱腔曲调与乐亭大鼓近似,被称为单琴大鼓。


20世纪40年代,关学曾和琴师吴长宝合作演唱。他们开改用北京语音演唱,伴奏乐器除扬琴外,又增加了一把四胡,进一步改革和发展了这一曲种。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正式定名为北京琴书,唱词注重口语化,加了四胡伴奏,板式用一板三眼,有疾有缓,宜于现实题材的叙事。由于演员关学曾和琴师吴长宝的长期探索,进行艺术革新,唱腔借鉴京韵大鼓说唱转圜自然的风格技巧,创造了多板式的不同节奏的唱法。


七国演义


《七国演义》,又名《前后七国》、《金盒春秋》。《七国演义》分成《前七国志》与《后七国志》两部,其中《前七国孙庞演义》自潼关镇白起偷营,朱仙镇孙庞结义开始,到马陵道庞涓分尸,孙膑拂袖归云梦结束。《后七国乐田演义》叙燕国乐毅联合赵、韩、魏、楚、秦攻伐齐国以及田单火牛阵大破燕国故事。


著名的北京琴书大师关学曾在早期师从梁德贵学习《七国演义》,后来在鼓楼茶馆演出,一连两个多月,每天25分钟里,25分钟里唱上一回或者二回,深受大众喜爱。


回龙传


《回龙传》源于民间传说"王华买父"。状元之女杨秀英因与父亲口角,被父亲硬配给乞丐王华为妻,此后谨守妇道,生活虽然清苦,夫妻感情却很好。王华受人愚弄,买回一位老人做父亲,谁知此人竟是化装寻子的八贤王赵德芳,而王华正是八贤王失落民间的儿子。经过若干曲折,父子终于相认团圆。因传说中王华后来做了皇帝,故名《回龙传》。


西河大鼓


《回龙传》原本属于西河大鼓,后来,琴书艺术家关学曾从天桥的一位艺人那里学来,然后改编成了琴书。《回龙传》出自民间传说,并非信史。但经关学曾演绎,使故事情节更加离奇、生动。主人公王华、八贤王等人的性格、音容笑貌,被描绘得鲜明,真实,可信。通过他似说似唱的演唱方式,配上悠扬的扬琴伴奏,清新透彻,娓娓动听,使观众欲罢不能,为之倾倒。


《鞭打芦花》,故事是说古时候有个男孩叫闵子骞,自幼丧母其父后娶一女子,又生下一男孩,子骞的继母对他千般苛刻,万般刁难,做棉衣时给自己生的儿子用上好的棉花,而给子骞用芦花,父亲见子骞穿着厚实的棉衣仍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时勃然大怒,举起鞭子抽了下去,棉衣破了,芦花随着寒风纷纷扬扬,父亲泪流满面,回家后子骞的父亲写下休书要休了这个狠心的女人,子骞跪地求情说:自己没有了亲娘,不想让弟弟再失去亲娘,继母虽不爱他却爱弟弟。


这个故事经关学曾先生改编成琴书,唱腔处理细腻,故事生动多波折,曲调委婉动听,在扬琴和四胡的伴奏下,极富特色,令人感动。


刘二姐拴娃娃

《刘二姐拴娃娃》是一件富有情趣的北京琴书作品,讲的是刘二姐婚后盼子心切,听信老人指点去庙中拴娃娃,即用红丝线套上一个中意的泥娃娃,抱回家来,用以"招"来弟弟、妹妹。虽然带有迷信色彩,但过去在京津一带是颇为流行的习俗。


这出北京琴书翟青山先生最先表演,但最出彩得算吴长宝先生和关学曾先生共同出演的版本。吴关两人的版本中,通过二姐的所见所闻,对庙会盛况的描摹却十分精彩:其间人头攒动,拥挤不堪,道旁的摊贩高声叫卖,除了生活日用品外,还有各种各样的风味小吃,"这边吆唤一声酱牛肉!那边吆唤一声馅饼多刷油……",老北京庙会的热闹景象一览无余,简直就是一幅老北京节日期间的民俗画。进庙之后,二姐在观看、挑选娃娃时,关学曾运用"砸挂"的方式,唱出了"娃娃"的各种形态:"有一个娃娃拉四胡把乐曲奏,有一个娃娃打扬琴不敢抬头……"。这时,琴师吴长宝看了关学曾一眼,引起了观众会心的微笑。


北京琴书艺人


关学曾(1922-2006),最出色的传统艺术家之一,北京琴书泰斗,曾为中国曲艺家协会理事,北京曲艺家协会主席,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曲艺家协会名誉主席。他14岁学艺,拜常德山为师习唱单琴大鼓。参与组建了北京曲艺团、北京曲剧团,积极编演新曲目。与琴师吴长宝合作期间,成功改良了单琴大鼓,并更名为北京琴书。《杨八姐游春》、《鞭打芦花》、《长寿村》为其保留曲目。创作作品百余段,演唱过上千个段子,演出近2万场。曾两次赴朝慰问演出。抗美援朝的前线、自卫反击战的猫耳洞,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和声音。1996年参与发起曲艺进校园活动,并参加了数十场演出。出版了《关学曾北京琴书经典唱段专辑》CD。有北京琴书泰斗之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00年中国曲艺家协会授予"新中国曲艺50年特别贡献曲艺家"称号。2003年获第四届中国金唱片奖。2006年9月荣获中国曲艺终身成就奖。


翟青山(1903-1952),五音大鼓艺人(北京琴书前身),北京通州人,家住马驹桥地区柴家务(俗称柴府)村。民国十九年(1930年),翟青山在天津说书,兼演奉调大鼓。二十一年(1932年),他以三弦奏音响大而影响演唱为由,开始研究改由悠扬动听的扬琴伴奏,并与师弟魏德祥一起,边探讨,边排练,边改进。又在西河大鼓与乐(lào)亭大鼓基础上,共同研究将两种唱腔融合一起,并用一架扬琴予以伴奏,成为另一新种唱腔,定名为"单琴大鼓"。二十三年(1934年)夏,他在天数仁昌电台试验播唱,一举成功。从此,他独树一帜,唱遍京津地区,受到广大听众欢迎,被誉为"单琴大王"。次年他的《乔太学》、《三世调缘》,《刘二娃拴娃》等6段典目灌有唱片,传遍全国。翟青山创造的单琴大鼓善于表演长篇故事,如《前后七国》、《回龙传》和《黄凤配》等,更便于表演短篇故事,如《蓝桥会》、《卖油郎》、《乱点鸳鸯谱》、《关黄刀》、《华容道》等等,还可以配合时事,及时表演,如《王贵与李香香》、《杨靖宇殉国》、《枪毙原文会》等,达到宣传鼓舞效果。


魏文华(1937- ),相声、北京琴书著名演员。历任天津市南开区曲艺团主要相声演员、曲艺队队长,天津实验曲艺团党支部委员和曲艺队队长,中国北方曲艺学校相声、小品教师。


她生于曲艺世家。其父魏雅三系曲艺乐师,其母魏墨香系曲艺演员。魏文华6岁即随父母演出于东北各地(演唱曲艺和地方杂曲)。1947年拜张文彬为师,学习相声,学演了《六口人》、《四辈》、《反七口》、《报菜名》等段子。1952年拜武魁海为师,学演的段子有《八扇屏》、《富贵图》、《暗八扇》、《黄鹤楼》、《捉放曹》等。1956年后以学唱型的节目为主,常演的段子有《学评戏》、《黄梅戏》、《学梆子》、《学大鼓》及《对坐数来宝》等。


1965年拜师关学曾, 学唱北京琴书, 她学演的曲目有《杨八姐游春》、《鞭打芦花》、《洗油澡》等,颇受观众欢迎。"文革"期间她仍坚持演出北京琴书《磐石湾》等。1986年调入中国北方曲艺学校,从事教学管理。现虽已退休,仍被校方聘为专业教师,教授中专和大专相声课程,为培养曲艺新人贡献余热。


王树才,祖籍河北省三河,从小酷爱民族艺术,18岁考入三河市青年艺术团,跟随民间艺术家现任廊坊市曲艺家协会主席崔继昌先生学习相声、小品、双簧、歌曲等各门表演艺术。1993年调入廊坊市钨矿文工团任副团长,25岁下海经商,在经商期间经常参加各种文艺演出,2000年一次偶然机会看了一部由张艺谋执导的电影贺岁片《有话好好说》被其中插曲深深吸引,后来多方打听才知道这段插曲是由琴书泰斗关学曾先生用北京琴书的形式演唱的,后经著名作家浩然老师指点,几经周折,找到了关学曾先生,从此,正式开始跟随北京琴书泰斗关学曾先生学唱北京琴书,关老口传心授、一字一句、一板一眼、毫无保留把北京琴书传授给了王树才。


2003年,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文化局为抢救民间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北京歌剧舞剧院、北京曲艺团、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在北京戏曲职业学院开设后备人才大尖班,王树才同年考入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表演专业,专业学习北京琴书的演唱、创作等,授课专业老师是琴书泰斗关学曾先生。2005年7月毕业后调入北京歌剧舞剧院北京曲艺团,成为一名专业演唱北京琴书演员。


其他


关学曾先生也有好几个徒弟,但影响都不是很大,造成了曲艺圈外的人们的一种错觉:似乎只有一个关学曾在说唱北京琴书。其实说唱北京琴书艺人无论专业还是业余的有一定数量。专业人员有:梁祥林、赵玉宝、王铁山、魏文华、赵鸿声、王维新、孙学敏、李福泉、洪宗义、刘俊仁、王树才等;业余的有:吴林友、殷长诲、高观众、肖四北、马明启等。










上一篇:【曲艺】北京评书 (北京市 国家级)

下一篇:【辽宁·传统舞蹈】兴城满族秧歌(省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