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传统技艺
  【地区】新乡市
  【简介】
  原阳烩面(前身麒麟面)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史料记载,唐太宗李世民在登基前的一个隆冬雪天,患寒病落难于一回民农院,老妪母子知其身份后,为报恩将家养的角似鹿非鹿、头似马非马、身似羊非羊(山羊)、蹄似牛非牛的四不像(亦称麋鹿)宠物屠煮炖浓汤,又和面欲做面条绘制膳食为李世民补身解饿,但追敌紧逼,情形紧急,老妪草将面团拉扯后便下锅煮熟端与食用。李世民吃得满身冒汗,不但深感此饭浓香味美适口,且餐后暖流涌身,元气倍加,精神陡增,寒疾痊愈,遂策马谢别。
  李世民就皇位后,对此事此饭念念不忘,诏令太监、御厨专程对那母子送银两求艺拜访,不久,唐宫廷御膳谱上新增一饭——麒麟面。后虽因四不像极其稀少,觅猎困难,武则天为此杀几贡吏仍无济于事,只得取山羊代麋,改称山羊烩面,但经御厨、御医鉴定其口感美味和医用价值都不亚于麒麟面,于是羊肉烩面便多年在宫廷延膳,长盛不衰,成为名餐。清代八国联军打进北京城,慈禧太后逃至山西避难中,仍牢记烩面补身祛寒,多次差总管李莲英诏贡山羊做烩面食用,及时解除了“老佛爷”的寒疾病险。直到清末满汉全席宗师名御厨庞恩福因不甘宫廷御膳房严刑苛律束戒,逃出皇宫隐居河南黄河北岸后,正宗的羊肉烩面才传艺民间。其传承人为原阳县陡门乡仁村堤的李梦武、李梦江兄弟二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羊肉烩面日益显示出其“汤肥肉瘦、浓香爽口、营养丰富、医用价值高”的特色。特别是承袭宫廷御膳传统工艺的原阳烩面,科学配料、巧把火侯、严格工序、精心烹做,其独特的风味享誉全国。目前,原阳县委、政府已作为特色饮食加以保护。

上一篇:【民俗】张家祠祭祀活动(阜阳市)传承人:张世林

下一篇:【民俗】许岭灯会(安庆市)传承人:叶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