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遗大数据 文章内容

  【类别】传统音乐
  【地区】滁州市
  【简介】
  常贞玉,男,安徽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滁州市凤阳县的楼西回民锣鼓历史悠久,约形成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是从凤阳锣鼓中脱颖而出的新支。主要乐器有花鼓一个,大锣1至2面,大镲1至2副,小镲1副,云锣1至2面,镗锣10多面,另配有一只五六尺长状如唢呐的长管铜号,俗称“尖子”。
  演奏以鼓为主,鼓手在乐队中起指挥作用,其它乐器如众星捧月各显其能,相随相伴,节奏分明,热烈奔放,产生出一种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回民锣鼓擅于演奏民间传统曲牌,主要有《大十番》、《小十番》、《小五番》、《老五番》、《十八番》等。凤阳县府城镇楼西街是回民较为集中的居住地,锣鼓班子成员全部由回民组成,锣鼓技艺主要靠家族口授手教传承。2011年,被滁州市批准为市级非遗项目。

  2017年,楼西回民锣鼓被确定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上一篇:【民间文学】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传说(六安市)传承人:宋志发

下一篇:【非遗动态】脱贫攻坚真如铁 乡村振兴从头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