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遗大数据 文章内容

 赵光晨,艺名赵永盛,男,汉族,1933年3月生,山东省长清县人。山东快书演员,山东快书于派传承人。长清区文化馆创办副主任、区文联戏曲名誉主席。山东省曲协、济南市曲协、济南市老艺术家协会会员。

赵光晨天性喜爱文艺,逢集逢会,便到书场听于传斌、高福来演唱竹板山东快书,回来悄悄模仿演唱。

1948年参军后,战斗空隙积极活跃战士文化生活,扭秧歌、唱快板,更喜用快书编演战斗故事宣传好人好事,进行战场鼓动。曾荣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两次,三等功三次,历任班长、文化干事、水利二师四团战地文工队队长等职。

1951年8月被选为全师模范文艺战士,出席华东军区英模代表大会。后转业至水电部勘测大队,从东海之滨至青藏高原,长城内外,工作到哪快书就唱到哪,被水电部评为“三红青年”。

1962年回乡后,在县城交易所工作,积极编演节目宣传市场管理规则,并兼任县业余文工团长,1964年春调任长清县曲艺队,任队长。带领全队演员走村串乡,坚持说好书唱新书。

1965年在泰安结识了竹板快书名家傅永昌,蒙其悉心传授演唱技艺,代师(闫教严)收徒,赠艺名赵永盛,从此他便成为“老张门”弟子,以板脆口清,动作强悍,“包袱”火爆,刻画人物性格鲜明为特点,活跃于城乡书场、田间地头、受到欢迎。

在河南薄山水库创作演出的《打通输水道》,曾获河南军区战士文艺汇演创作、表演二等奖;《换瓦》1955年参加省曲协举办的曲艺邀请赛,获得创作二等奖、表演一等奖;他写作的中篇快书《李钢夺枪》、《长平镇》,与刘同武改编的长篇快书《武松传》,在长清电台连续播演。赵光晨长期献身曲艺事业,年近七旬,他还组织曲艺队在城乡集市坚持演出,被称为“一位最贴近农民群众的老快书演员”。

 代表作品有《换瓦》、《喜与悲》、《捉蛤蟆》、《好管家》、《实打实》、《丰收酒》等。


上一篇:【传统舞蹈】青龙猴打棒(河北省)传承人:王占合

下一篇:【传统舞蹈】青龙满族寸子秧歌(河北省)传承人:鲍万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