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传统戏剧】西斋堂山梆子戏 (市级)
2017-02-24 16:34
梆子戏起源于清代道光年间的汉族戏曲剧种,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了,主要分布于斋堂川一带,其中西斋堂村的山梆子戏最富盛名,历史上以"六合班"为代表,是西斋堂村专从艺事的戏班。
西斋堂村山梆子戏以"六合班"为传承主体。道光年间,在姓史兄弟俩
班主带领下盛行几十年。光绪末年,戏班日益衰落,传至第二三代时开始有了两支分组戏班。历史上"六合班"的知名演员很多,像王存秀、杜洪禄等。尚在的后代传人有九辈之多,第一辈都已七八十岁了。戏曲的传承主要是戏班师傅指导、口传心授,在本村辈辈相传。
山梆子戏的唱腔和板式是旧时"山陕梆子"的韵调及原始形态与当地小调、民歌、方言的融会贯通,戏中的道白既不是山陕话,也非京韵话,而是地道斋堂地方话,属于板腔体;音乐特点主要是主韵循环体、主曲变腔体,音区多以女性唱腔音区为准,板式丰富,音乐伴奏分文、武场。
特色
山梆子戏是京西门头沟特有民间地方特色的汉族戏曲,它起源于祭祀祈福的需要,同时用借以满足老百姓自身对文化娱乐的需求,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和实用价值。山梆子戏历史悠久,唱腔风格古朴,传统剧目丰富,对于研究山乡戏曲文化和汉族民间文学戏曲以及民俗文化等有很大价值。
在政府的扶植下,西斋堂山梆子戏从服装、道具、戏台、乐器上已得到改善,开始以新的面貌继续活跃在乡间戏曲大舞台上。然而由于山区村庄交通闭塞,与外地少有交流,致使西斋堂山梆子戏至今仍保持山陕梆子的原貌和基调,无法加以创新,缺乏生命力,这也需要采取有力措施加以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