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技艺】簸箕、笎子编制技艺(淄博市)
2021-03-01 10:48
【类别】传统技艺
【地区】淄博市
【简介】
簸箕和笎子是上个世纪中国农村人用的两种器具。簸箕是用藤条或去皮的柳条,竹篾编成的大撮子,扬米去糠的器具;而笎子则是用来盛粮食用的器具。在过去,农村编制技艺人在农闲时编簸箕和笎子自用或出售。
现如今,随着现代用具的生产和使用,传统手工制作的家庭用具也已不再普及,制作者也已不多,沂源县鲁村镇丁家庄村的丁念远就是仅存的为数不多的老手艺人。
由于不使用者不再广泛,制品成本高,又废时,没人愿意再学习这门手艺,丁念远本人也年事已高,编簸箕笎子这项手艺也已濒临失传。
根据丁家编制簸箕笎子目前的存续状况和传承困难,结合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际,沂源县文化出版局对丁家柳编传统技艺项目进行了濒危保护:将丁家柳编列入沂源县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让“丁家柳编”参加了中国沂源第十一届七夕情侣节民间技艺展示;2018年底给予代表性传承人丁念远2000元资金扶持,用于他的技艺传承;并将“丁家柳编”传统技艺列为沂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保护项目,加大保护和扶持力度,争取将这项优秀民间技艺很好地保护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