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技艺】院庄风箱制作技艺(潍坊市)
2021-02-23 11:05
【类别】传统技艺
【地区】潍坊市
【简介】
院庄风箱风箱(古称橐龠tuó yuè),是我国古代鼓风技术方面最重要的发明。1957年山东考古队发掘的安丘市韩家王封汉画像石墓和山东滕县出土的汉代冶铁画像石画面中皆有橐龠的画面,韩家王封村距离院庄村一箭之地,可见橐龠春秋时就已在安丘市存在,并广泛应用于冶炼技术,后逐渐演变为木制风箱。《安丘县地名志》载:院庄风箱起源于清同治年间,距今约有150年的历史。麻家院庄村马其珍老人讲:很早以前,一个姓王的木匠发现汶河流域有丰厚的梧桐树和楸树资源,便组织一些能工巧匠,来院庄村发起成立了木匠铺,收徒传授风箱的技艺,并创立了风箱商号“森茂盛”,至今已传承四代。民国时期,麻家院庄80%以上的人家都做风箱,是祖辈流传的手工活和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新中国成立后,安丘的生铁冶铸业十分发达,县城西关、孙孟、景芝、大盛等村镇有翻砂炉坊30余处,大多用大号院庄风箱。开大炉、化铁汁、铸铁件,院庄风箱派上了用场,1958年大跃进时,院庄风箱年产量达1000多桩(安丘方言,风箱的计量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