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传统戏剧
  【地区】衢州市
  【简介】
  常山越剧是中国传统戏剧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水平较高,尤以花旦实力雄厚而著称。早年常山原创的《吃醋封相》、《双莲记》等多部越剧大戏,充满时代特色和地方文化气息,影响广泛。近年来原创的《清简樊莹》、《琼奴与苕郎》等大戏,充分展现了常山越剧的艺术魅力。
  常山越剧,历史悠久。1935年,当年中国越剧名家徐玉兰的“素文舞台”和“东案舞台”到常山城隍庙演出“的笃班”时,为常山越剧历史翻开了的第一页。到1939年,常山北门人舒超首创了常山“的笃班”,此后,常山越剧艺术流传不断。到了1951年,常山越剧团正式成立,其中花旦梁燕燕、赵碧云、吕金枝等成为浙江越剧界的一代名伶。常山越剧团曾先后招收过9批演员百余人,1985年9月,在杭州演出了7场《吃醋封相》,省内多家大报相继发表评论,被誉为“浙西越剧小百花”。浙江人民广播电台、电视台为之录音录像,并向全省播出。随着时代的变迁,常山县越剧团于1987年进行了改制,从此藏匿民间。
  2013年起,周志胜先生出资创办了浙江泓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常山越剧团,常山越剧又得以重生。由其编排的《清简樊莹》参加了浙江省第十二届戏剧节和第三届中国越剧演出,并承办了“送戏下乡”、“常山艺苑”周末免费专场等活动,社会影响广泛。

上一篇:【传统技艺】天马山粉丸制作技艺(衢州市)

下一篇:【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常山洪氏斋公拳(衢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