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技艺】苏派黄酒传统酿造技艺(苏州市)
2021-01-27 17:16
【类别】传统技艺
【地区】苏州市
【简介】
苏派黄酒生产历史悠久,是传统手工食品行业的典范型代表。苏州主要为苏南一带以桃源黄酒为主,还有早先从严墓黄酒引入发展的张家港后塍黄酒(沙优)。桃源黄酒(苏南黄酒)主要生产区域在桃源镇铜罗社区(旧称严墓),全镇拥有黄酒生产企业20余家,以“吴宫”老酒为代表的苏南黄酒销售区域已扩大至上海、浙江、江苏、安徽等地,年生产黄酒达15万吨,占全国黄酒总销量的十分之一;后塍黄酒(沙洲优黄)的产地在张家港市金港镇后塍地区。根据江阴县志记载,明代后塍地区属南部古陆地,农家酿酒已很普遍,至清咸丰同治年间,大量的民间酿酒大浪淘沙,一些掌握较好酿酒技艺的酿酒户逐步成长起来,部分以酿酒、制酱及其制品的糟坊开始出现。清光绪十一年(1886年),后塍南街开办汤恒元糟坊,后又陆续开办了6家糟坊。解放后合并为后塍联营处,1953年后塍地区五个联合处合并为“五新糟坊”。1956年公私合营取名“后塍澄新酒厂”。师徒传承的模式下,不断涌现了一些全面掌握酿酒技艺的高手(大师傅),七十年代中期后,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优化和完善了半甜型黄酒生产工艺,形成了新的黄酒品种即为“沙洲优黄”,并不断推出二年陈、三年陈、五年陈、六年陈、十年陈、二十年陈等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