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遗大数据 文章内容

20161224094403737.jpg


徐春生被誉为绣球灯舞承上启下创新发展的第九代优秀传人和会首,他在16岁时向本村邻居、第8代传人翟乃礼学艺,由于刻苦勤奋,三年便掌握了全面的技艺。

他的 “打飞腿”、 “跨弧”、 “扫裆腿”、 “金鸡独立”动作利落刚健。“摆字”舞蹈飘逸、迅疾,定位准确。他教练的 “单双剪子股”、“四门斗”、 “单双串花”等队形变换自然,动作齐整,节奏感强。徐春生扎制的绣球灯美观大方,轻巧耐用,内外球旋转自如,色彩艳丽夺目,他配制的牛油蜡烛耐燃明亮,不滴油,不伤灯。

出于对绣球灯的热爱,徐春生13岁时便跟随绣球灯舞蹈队串村过巷,进县城表演,16岁时正式拜师。由于他的聪慧好学和勤奋刻苦,很受师傅、师爷等舞灯高手器重。徐春生在20岁时,由于师傅翟乃礼身体状况,便把绣球灯领灯的职位传给了他,徐春生成了绣球灯的 “掌门人”。

老人说,他曾经对绣球灯舞的将来有过担忧,由于农村政策带来的经济发展,多数青壮年外出打工,在绣球灯舞中起中流砥柱作用的弟子也都忙于经济利益,常年无尝参与舞灯的人越来越少,绣球灯舞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严重冲击,很难再组织起大型舞灯队伍,徐春生的得意弟子也在外地工作,最让这位为绣球灯舞奔波一生的第9代传人迷茫的是这身绝技应该传给谁?怎样去传?

使徐春生感到欣慰的是国家出台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他钟爱一生的绣球灯已被列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他自己也成为这项保护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也关注并着手挖掘整理此项目。

2006年8月开始,在不失传统的情况下,对舞蹈队形、套路、服装、道具进行了创新,促成了60人阵容的舞蹈队,增添了 “龙出须、龙摆尾、四龙戏珠”等队形变化。2006年11月,该舞入选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2007年2月举办的山东省民间艺术展演德州赛区荣获金奖;2007年10月参加了济南国际幽默艺术周开幕式的广场表演……绣球灯舞终于重焕光彩!

 


上一篇:【传统技艺】定瓷传统烧制技艺(河北省)传承人:蔺占献

下一篇:【传统技艺】定瓷传统烧制技艺(河北省)传承人:和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