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舞蹈】莘县温庄火狮子(山东省)传承人:任保存
2017-05-09 11:59
任保存十几岁跟随父亲学艺演出,经过多年的研究,对火狮子进行了改进,使之有了更强的观赏性。
不论是火狮子的制作工艺,还是其舞狮动作,都独具匠心。他做的火狮子造型奇特,每只火狮子的狮毛是由三千六百支火捻组成,造型共分头、身、尾三大部分。狮头用竹篾、细铁丝、细麻绳扎成,在竹篾上钻眼插火捻,其口、舌、耳、鼻、眼、眉均为火捻制成。狮身又可分前肢、后肢、尾巴三小部分,前肢将六块与表演者手臂同等长度的板,用绳连接裹在手臂上,双手各撑一根火捻木板,后肢在表演者的大腿小腿各裹六块火捻木板,系法同前肢。尾巴是用枣树枝扎火捻而成。火狮子的装扮是表演者先身披湿麻袋,外穿捻子外衣,卸袋的关键就在连接前后身子的梭子,梭子必须一拉就开,如果梭子扣解不开,就会引火烧身。
火狮子的效果关键在于道具,过去为了保密,每年演出完就将道具全部烧掉,来年重新制作,给舞狮子的人着装时,外人不许观看,更不外传。由于火狮子的制作极耗人工,且表演时只能在“月黑头”的暗夜里,极具危险,火狮子已有二十多年未有表演了。
2008年,为宣传推广火狮子这一传统民间舞蹈,让更多的人见识到火狮子表演的魅力,任保存经过一个多月的制作准备,又为人们表演了温庄独有的一种特殊民间艺术绝技。
锣鼓声中,逗狮人手持由火捻、竹片制成的绣球,引领几只狮子互相追逐嬉戏,争抢绣球表演,“晃肩”、“搔痒”、“抖毛”、“扬爪”、“转头甩尾”等即兴表演。跳跃的火狮子,浑身星光闪闪,火星不停地抖落,在其晃肩抖毛时通身火星四溅,忽明忽暗、火星闪烁,令观众啧啧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