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遗大数据 文章内容

【类别】传统技艺

【地区】贺州市

【简介】

杨谦荣师傅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黄姚豆豉加工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楊晋記第七代传人,受父辈的影响,对豆豉传统的加工手艺达到了融会贯通,并加以创新,经他手工做出的豆豉,颗粒均匀,乌黑发亮,豉香裕兴,隔壁亦能闻香,将黄姚豆豉的技艺发挥得淋漓尽致,成为人们所喜爱的佐餐调味品。

豆豉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源于先秦时期,古时称之为幽菽,秦朝改为豆豉,南北朝时期的《齐民要术》中即已出现了有关豆豉制作的记载。豆豉是一种健康食品,具有降血脂、抗衰老、防癌症、增强人体免疫力等功效,深受人们欢迎。黄姚豆豉更是“昭平三宝”之一,早在清朝就被列为宫廷贡品,远销东南亚,如今,对珠江流域等地方的饮食习惯仍有影响。

豆豉作为黄姚的特产,民间流传着黄姚古镇的举人林作楫嗜好豆豉酱,千里迢迢背着豆豉酱去江西上任的故事。当地因此流传着一首打油诗:“县官爱豆豉,味道果然长。一餐没豆豉,下饭总不香。

黄姚豆豉制作保持着古老的传统制作技艺,多是以家庭为单位的民间作坊,镇上曾出现过一批以生产豆豉闻名的老字号,如古怡盛、古信记、梁隆安,其产品畅销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古镇上的人家依旧沿用传统的生产工艺和生产流程晒制豆豉,实行手工制作生产,保留了传统的品质和风味。


杨晋记是一家以生产豆豉闻名的老字号,源于元末明初,清朝咸丰同治年间连年作为地方特产进贡朝廷,一度畅销两广、港澳乃至东南亚一带;最鼎盛时期梧州市整条牛皮巷作为豆豉仓库,杨晋记豆豉顺江而下,前沿门市部开设在广州市沙面一带,盛极一时。

因名噪一时销售面广,市面上出现假冒杨晋记的豆豉产品,为了防伪故特刻豆豉印“杨晋记”,从此杨家豆豉以“杨晋记”为名。


上一篇:【传统技艺】黄姚豆鼓加工技艺(贺州市)

下一篇:【传统技艺】黄姚豆鼓加工技艺(贺州市)传承人:杨和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