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遗大数据 文章内容

【类别】传统技艺

【地区】百色市

【简介】

隆林信息网是以发布隆林最新资讯、隆林便民信息、隆林生活信息为主的隆林自媒体公众号,拥有5万隆林活跃粉丝,是目前隆林最活跃、最具影响力的自媒体公众号。业务微信:13347665745。

隆林各族自治县居住着苗、彝、仡佬、壮、汉5个民族,而苗族又分偏苗、花苗、白苗、红头苗、清水苗、素苗6个分支,向来以“活的少数民族博物馆”著称。这里的服饰古朴典雅,风情多姿。其中,苗族服饰最具特色,几乎每个图案、每条折褶都浓缩着苗家人悠久的历史变迁,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因此又被史学家称之为“穿在身上的史书”。记者通过老中青三代摄影家的镜头,走进这座“博物馆”,打开这本“史书”,去探寻隆林民族服饰的变迁——

隆林苗族妇女穿着素苗服饰唱起山歌。 梁汉昌 摄

1989——草鞋、解放鞋、塑料鞋、高跟鞋……

今年春节尾声,过年的余温还在氤氲着,84岁的老摄影家区用诚已坐上前往隆林的大巴,再次来到阔别10年的“天上街市”隆林各族自治县德峨镇。“变化大到几乎认不出来了。”区用诚聊起今年春节重返德峨镇的情景,嘴角几乎是上扬的。

1989年就和德峨结缘的区用诚,当时是一家媒体的摄影记者,“百色天生桥水电站当时正在建设中,拍摄任务一结束我就趁机拐到德峨乡。”区用诚扳着手指很认真地数数。

“我记得,那年到德峨,可是要走上三天两夜的呀!”当年德峨的那两条短短的不足两三百米的狭窄街道与一个小圩场,以及那些低矮破旧的泥巴房在他脑海里抹之不去,“当时正遇上五天一次的圩日,背背篓的,骑马的,将不大的圩场挤得满满当当。”尽管如此,那满街流动的少数民族服饰却惊艳到他,以至于他不畏天高地远一次次往德峨跑:从最初的黑色胶片机到2006年的数码相机;从三天两夜的路程到现在的一天路程……所拍的照片内容越来越丰富,服装的色彩也多彩起来。

在区用诚的厚厚相册里,有1989年拍摄的当地村民赶圩的照片,既有穿着自家编的草鞋的,也有穿着解放鞋的,“还有人光着脚的。”区用诚回忆起那情景依然非常清晰,“才过两三年,已看到不少有人穿塑料凉鞋了。”他特地指着其中一张,照片上,两个偏苗女孩脚穿解放鞋,正在集市里鞋摊前,弯着身子,每人手里拿捏着一只白色塑料凉鞋,正在窃窃私语。

1992年的“天上街市”,两名偏苗女子头戴简单的毛巾头饰在选购塑料凉鞋。 区用诚 摄

接着区用诚又指着电脑里的照片说:“自从用数码相机后就很少再冲洗照片出来了。你看这张,是今年初刚拍的……”只见照片上两个偏苗女头戴五彩头饰,时髦的红色高跟鞋在绣花的百褶裙下若隐若现,足足有8厘米高的金黄色跟特别醒目。

“头饰变化最明显了。你看,当时的偏苗,为了生活生产便捷,她们头上戴的是在市面上可以买到的普通头巾。你再看今年新拍的,那层层叠叠色彩斑斓的头饰就是偏苗改良过的。”在区用诚镜头里,每一种服饰款式的变化都留下了时代的年轮……




上一篇:【传统戏剧】隆林北路壮剧(百色市)传承人:李扶民

下一篇:【民俗】富川上灯炸龙节(贺州市)传承人:毛廷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