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舞蹈】商河鼓子秧歌(山东省)传承人:杨克胜
2017-05-09 11:24
商河鼓子秧歌,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说到鼓子秧歌,就不得不提起一个人,他就是杨克胜老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秧歌〈鼓子秧歌〉)代表性传承人。
杨克胜,1946年8月出生于孙集乡杨庙村,多年来一直担任着村里的支部书记。
1980年6月份,杨克胜迎来了他一生中最为重要、最为辉煌的时刻,那就是他和11名同乡一起,代表山东省赴北京参加“全国农民业余艺术调演”,在国务院中南海怀仁堂演出,这一次他是领队。这次比赛,商河鼓子秧歌队获得了最佳优秀奖,受到了姚依林、薄一波、万里等中央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和合影留念,后又参与了艺术纪录片《泥土芬芳》的拍摄。
在1996、1997年两年的时间里,杨克胜两次登上北京舞蹈学院的讲台,为舞蹈系的学生们分别做了为期半个月的讲课,包括鼓子秧歌的历史、角色、道具以及舞蹈编排,他以精湛的技艺和纯朴的语言深深感动了广大师生。
近50年来,杨克胜共参加各种形式的演出600余场,多次参加市、省及全国的民间艺术大赛,并屡获大奖。而经过多年的学习与表演实践,他不但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了插伞派的技法,更是熟练掌握了举伞派、扛伞派等不同流派的表演技能和传授方法。
如今,政府部门已出台了相关措施来保护和传承这一特色文化,而作为代表性传承人的杨克胜,一边更加努力、积极地挖掘现有资源、整理专业材料,一边认真培训年轻艺人,以期让更多的人们接触、了解、喜爱鼓子秧歌,使商河鼓子秧歌后继有人,使自己无愧于“代表性传承人”这一光荣称号,更使“中华民族民间舞蹈”这一艺术瑰宝散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