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技艺】江南园林营造技艺(上海市)传承人:顾军
2021-01-23 10:30
【类别】传统技艺
【地区】上海市
【简介】
江南古建筑的历史,可以追溯至3000多年前、遗址至今保存完好的春秋淹城。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朝齐高帝萧道成和梁武帝萧衍,在常州建造了大量皇家宅邸和寺院,如位于孟河镇的九龙禅寺和东岳庙,常州红梅公园内的文笔塔等古建筑,被称“齐梁故里”。此外,两帝还在中国南方地区兴建了大量寺庙,唐朝大诗人杜牧曾有诗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明清,常州地区的江南古建筑逐步吸收了各地优秀的古建筑风格,兼具苏州香山帮灵秀中见精巧、浙江宁波帮深拗中见个性、徽派建筑田园中见奢华的艺术特征。民国以后,又吸收了上海石库门的西式建筑风格,在交流中不断融合,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如常州文笔塔吸收了苏州香山帮的斗六式、斗九式木架式样,天宁寺大雄宝殿吸收了浙江宁波帮独有的斗五式木架式样,青山桥附近的江西木业会馆则吸收了徽派建筑的青砖黛瓦式样和上海石库门的中西合璧式样,均具有兼容并蓄的艺术风格。
当代,在常州江南古建筑技艺传习所,汇聚了一批传承五代以上的江南古建筑匠师群体,包含了大木作、水作、石作、小木作、油漆、花街铺地、叠山、砖雕等门类齐全的江南古建筑技艺,传承人有庄新兆、过汉泉、王国平、顾春华、龚进华、徐华良、方家明等。他们曾主持或参与修复苏州报恩寺塔、拙政园、艺圃、上海豫园华宝楼、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明轩”、常州文笔塔、荆川公园、孟河医派书院和江阴周庄宝宏寺等代表性的江南古建筑。
顾军,男,汉族,1963年3月出生。
为该项目第六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推荐地区或单位: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