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民间文学
  【地区】郑州市
  【简介】
  相传在西周时(公元前1100~前771年),从巴方来了一个梵氏女子教土民在崖壁上用她带来的青铜之内的工具沿着丹脉敲凿取丹,久敲久凿而成洞穴。梵氏将凿得的丹砂献给武王,武王服之,不仅治好了心悸不宁的毛病,而且神清气爽,颜面红润,智慧超人,体力倍增,便敕封产丹之山为“大万寿山”,在元、明、清代简称大万山,民国开始简称“万山”。
  故民间传说:“万山,是以丹得名”。梵女教民取丹拿去巴方换回食盐,万山人称“盐巴”,所谓“盐巴”一词是古语“巴盐”的倒称,此名一直延续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来梵女外出久而不归,人们以为是她得道成仙升天了,在她生前开凿的洞前有一石柱,貌若丰姿绰约的女子,人们以为是她的化身,称之为“梵女石”,后来又干脆称“仙女石”,她生前开凿的洞,誉为“仙人洞”。此石、此洞今仍在,万山民间世世代代都有善男信女常去焚香化纸祭祀、求婚、求子、求福、求平安,传其有求必应。


上一篇:【传统舞蹈】笑伞(郑州市)

下一篇:【民俗】腊鼓(临汾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