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戏剧】梧州粤剧(梧州市)传承人:陈静
2021-01-20 13:50
【类别】传统戏剧
【地区】梧州市
【简介】
光绪年间,粤剧传入梧州。其时,广东粤剧红船班经常来梧州演出。随后又溯江而上向南宁、百色和柳州等地传播,成为广西拥有众多观众的一大剧种。
粤剧又叫广府大戏,发源于广东佛山。
辛亥革命前夕,由革命人士组成的广东志士班,掀起粤剧改良运动,在梧州演出《火烧大沙头》、《戒洋烟》、《贼仔升官》、《虐婢报》等暴露旧礼教、旧风陋习和社会黑暗、时政腐败的剧目,因顺民意而深受欢迎。其后又上演取材梧州真人真事的《陈太龙抢亲》等剧,在社会上产生更大反响。宣统三年(1911年),广西同盟会组织优胜者剧社(志士班)排演《岳飞报国仇》、《文天祥殉国》,也有深远影响。民国18年(1929年)梧州工人剧社、警钟剧社、新青年剧社先后成立,粤剧在梧州深深扎根。抗日战争时期,大批粤人西迁,梧州粤剧出现了戏班多、艺人多、演出多的兴旺景象。爱国艺人关德兴和新青年、觉先声等剧团还为抗日救亡募捐义演。期间马师曾、薛觉先、白驹荣、红线女等粤剧表演艺术家都曾来梧演出。粤剧风行延续至抗战胜利之后,乃至成为广西最流行的剧种。陈静为该项目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