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技艺】全州红油米粉制作技艺(桂林市)传承人:陈维华
2021-01-20 13:26
【类别】传统技艺
【地区】桂林市
【简介】
全州县红油米粉制作技艺在该县城乡普遍存在。此外,北京、天津、上海、浙江义乌、四川、湖南等外省、市和区内的桂林市、南宁市、柳州市等地,都有全州人开的红油米粉店。此外,全州目前有干米粉加工厂50余家,在外省开米粉加工厂的也不少于20家,其产品销售网遍及全国干米粉市场50%以上。
全州红油米粉始于秦形成于汉末。秦始皇称帝后,频繁用兵,开疆拓地。秦始皇二十六(公元前221年)至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调发数十万兵力收服百越(今岭南广大地区),设置了闽中、南海、桂林、象郡四郡,为融和民族血统,将数十万北方移民调入与越人杂居,因北方人吃不惯南方的大米粥,有人把粥倒在桌上晾干,再用刀划成米片当面条煮吃。后来又有人将晾得半干的粥团放进有漏孔的勺子,通过挤压,漏出来的便成了圆形的米粉条,圆米粉自此始生。到汉代末,当地人也受其影响,学北方人做米粉吃。因全州人自古就喜辣味,有人在做米粉时,用骨头汤和红辣椒油作为米粉佐料,再加进黄豆、葱花,做出的米粉色香味俱全,红油米粉自此诞生并代代传承至今。陈维华为该项目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