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音乐】保贤锣鼓(吕梁市)
2021-01-20 11:30
【类别】传统音乐
【地区】吕梁市
【简介】
保贤锣鼓产生于对牛的图腾崇拜。据传,保贤锣鼓最早起源于明朝神宗年间,当时保贤的屠宰业刚刚兴起,所宰的牲畜以牛为主,人们同情并敬仰牛坚韧不拔和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一生为人类辛勤劳作,当衰老力尽时还把皮肉都奉献给人类享用。所以当人们临下刀前总会鸣锣击鼓,口里念念有词,祈祷牛快快升天投胎转世。有时杀出大块牛黄来,人们也会敲锣打鼓放鞭炮庆贺一番。那个年代迷信盛行,每当天旱无雨,人们便用锣鼓开道,抬爷请神,求雨驱灾。逢年过节更少不了锣鼓助兴祭祀求福。最初只是用小锣小鼓,不成章节也没有规范的曲谱,只是几个简单的鼓点,红火热闹而已。后来经一位稍懂音律的韩秀才收集和整理了几个套路,所用锣鼓的大小和音色也有了一定的讲究,初步形成了一个小有规模的阵容。
保贤锣鼓队成立初期,原文水县文化馆馆长郝如钢老师也曾多次来保贤悉心辅导和训练,对保贤的锣鼓艺术做出了重要贡献。
如今,保贤的锣鼓文化在文水县也小有名气。每年,除参加全县的元宵节街头红火外,还参加百姓家的婚庆和企业、商店开张庆典活动,每年春节期间还到本村各企业进行慰问演出,用锣鼓特有的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激励人们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去追求美好的生活,尽快实现辉煌的中国梦。保贤锣鼓队会越办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