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技艺】亨生奉帮裁缝缝纫技艺(上海市)传承人:陆国星
2021-01-19 10:38
【类别】传统技艺
【地区】上海市
【简介】
1843年上海正式开埠,诸多海外机构和团体纷纷涌入,一些原来擅做长袍、马褂、对襟衣的本地裁缝,也根据时代需求,开始做起西服来。由于当时替外国人做西服的裁缝大多来自浙江奉化,故相对于做中式服装见长的浦东本帮裁缝而被称为“奉帮裁缝”。
在中国的西式服装制作行业中,奉帮裁缝始终占据着统领地位,“亨生”则是上海奉帮裁缝中的佼佼者。“亨生”创建于1929年,经营男式西服、中山装、大衣、礼服等各类呢绒服装,以选料讲究、做工精良、款式新颖、穿着舒适而久负盛名。
亨生奉帮手工技艺在制作中讲究“四功”(刀功、车功、手功、烫功)、“九势”(胁势、胖势、窝势、戤势、凹势、翘势、剩势、圆势、弯势),其服装的特点可以用“十六个字”(平、服、顺、直、圆、登、挺、满、薄、松、匀、软、活、轻、窝、戤)概括,既是实用服装又堪称工艺品。
为了使服装的造型更加符合人体工学原理,“亨生”服装的衣片要进行“推”、“归”、“拔”造型定型,并充分考虑穿着客人的体形,扬长避短。“亨生”还采用了“中间烫”的工艺,即边做边烫,随时定型,之后让衣片凉透、干透定型,确保成衣在各种气候条件下不走样。为使中山装能有更好的造型,“亨生”还改进了工艺,使中山装特有的立领领面平服、领窝圆顺、左右领尖不翘,老虎袋宽松美观。
陆国星,男,汉族,1960年8月出生。
为该项目第六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推荐地区或单位:上海市静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