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遗大数据 文章内容

  【类别】传统技艺
  【地区】上海市
  【简介】
  1848年,老凤祥初创时候,创始人就是掌握了金银细工制作技艺精华的能工巧匠,1931年老凤祥就已经凭借雄厚的技术力量位居当时的九大银楼之首。解放后,在国家的支持下,老凤祥金银细工制作技艺得以传承,并为国家承担了很多重大的项目。1954年上海中苏友好大厦(今上海展览馆)的锥体钢塔、角亭的鎏金,1959年北京人民大会堂直径9.5米的大型鎏金五星葵花顶灯,建国十周年人民大会堂国宴用的银餐具等等,都是老凤祥的金银细工杰作。 1972年,老凤祥还独创了精密失腊浇铸、自动项链生产和无氧电镀等新工艺,让金银细工技艺得到进一步发展,填补了国内空白。
  许多年以来,老凤祥金银细工制作技艺第五代传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心一,带领沈国兴、朱劲松、吴倍青等弟子,创作出了很多传世精品。

  朱劲松,男,汉族,1967年4月出生。
  为该项目第六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推荐地区或单位:上海市黄浦区

上一篇:【传统美术】兖绣(济宁市)传承人:张娟

下一篇:【传统技艺】老凤祥金银细工制作技艺(上海市)传承人:吴倍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