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美术】徐行草编(上海市)传承人:王勤
2021-01-19 10:16
【类别】传统美术
【地区】上海市
【简介】
王勤,女,汉族,1972年3月出生。上海徐行草编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草编工作人员。2020年12月,获得2020年上海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生在徐行镇劳动村的徐行草编非遗传承人王勤,从小就从母亲潘静珍手中习得草编技艺。如今,王勤的女儿诸嘉艺也与黄草结缘,和王勤一起致力于徐行草编技艺的保护与传承工作,让这门古老的手工艺重新焕发出盎然生机。
徐行民间素有“编筐打篓,养活九口”的俗语。一直以来,黄草编织都是徐行农民的主要副业。从王勤记事起,村里几乎家家户户种黄草、做草编。“我从小看着妈妈、奶奶、婶婶、阿姨编织草编作品,长大一点后,我就开始帮妈妈打打下手、搓搓绳。”
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草编经济在徐行地区就颇为红火,徐行草织供销生产合作社和群艺草织合作社相继成立,主要设计制作拖鞋、草包、果盘等产品。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徐行草编进入鼎盛时期,远销日本、美国、欧洲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王勤的母亲潘静珍那时白天下地劳作,晚上做草编补贴家用。“合作社有任务,大家都积极参与。那时,买油盐酱醋的钱,都是靠做拖鞋、拎包赚来的。”潘静珍说。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材料和新工艺层出不穷,草编制品渐渐淡出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单纯的装饰工艺品,像潘静珍一样以草编为生的手工艺人越来越少。期间,王勤进入了皮鞋厂从事设计打样工作,成为一名现代化的手艺人,但她一直对徐行草编念念不忘。2008年,徐行草编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点燃了王勤的新希望。在母亲的支持下,她师从徐行草编上海市级传承人计学成,重拾草编技艺。
如今,王勤作为徐行草编嘉定区传承人,在徐行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从事草编的设计、传承工作。在她眼里,现在的草编制品与从前的早已不同,不仅在工艺上日趋完善,还加入了全新的创意和现代元素。“以前没有这么多品种式样,而且以前是讲效益的,要赶工,做得比较粗糙,不像现在这样精益求精。”王勤说。
为了更符合大众需求,使传统手工艺品结合现代生活特点,王勤还与上海艺术品博物馆等机构合作,研究徐行草编的产品设计及产业开发。
她拿着一个草编包介绍说:“像我手里这个包,就是草编和皮具的结合。我们和艺术品博物馆一起做了几款新的文创作品,很受欢迎。”近年来,王勤还带着草编织品走进上海世博会、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非遗展览会等大型活动进行展示,让越来越多的人重新认识草编这门技艺。
随着“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成为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工作内容之一。嘉定也不断加强徐行草编技艺的阵地建设和队伍培养,授予徐行小学、徐行中学为“草编非遗传承基地”,引导、鼓励学生积极投入草编创作,弘扬传承草编文化。
去年,王勤的女儿诸嘉艺从师范院校毕业后进入徐行小学教书,娴熟掌握草编技艺的她,为学生们开设了草编兴趣课。诸嘉艺说:“希望能通过兴趣课程,激发孩子们对传统手工艺的热爱。”
去年,徐行镇政府拨款200万元用于“徐行草编振兴项目”,成立“草编传承人工作室”“草编传习所”,通过传帮带的模式优化草编人才结构,研习新技法,开发新产品。同时,扩大原有黄草种植面积,保障原材料供应,让徐行草编可持续发展。
为该项目第六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推荐地区或单位:上海市嘉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