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遗大数据 文章内容

  【类别】民间文学
  【地区】上海市
  【简介】
  曹路集镇形成600多年来,当地百姓在日常耕耘劳作中,创造了内涵丰富的农耕文化。民间艺人把身边发生的、别处听到的、祖辈传下来的一个个小故事,收集整理为具有鲜明特色的曹路民间故事。
  早在清代,当地就出现了讲述修筑海塘的故事《钦公老爷》,带有佛教文化色彩的故事《潮音庵的由来》,以及鞭挞民间游手好闲之辈的《懒阿福》《骗饭的故事》等。民国时期,曹路民间故事中出现了一些具有传奇性的人物故事。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时代的发展,曹路故事也更贴近百姓生活,增添了许多新的内涵。代表作有反映童养媳新生活的《阿必大后传》;批判青年人错误婚姻观的《的的信》,提倡文明新风尚的《阿六头吃喜酒》等。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曹路故事已形成了鲜明的特色:选材以农村题材为主,内容接地气,语言幽默诙谐,不乏调侃,从小市民的生活中挖掘生活哲理。后以本地方言故事,尤其是韵白故事为特色。

  曹刚强,男,汉族,1951年3月出生。
  为该项目第六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推荐地区或单位:上海市浦东新区

上一篇:【民间文学】淀山湖传说(上海市)传承人:李溪溪

下一篇:【民间文学】吴歌(上海市)传承人:吴阿多